领导干部“先审后提、先审后离”制度探析

领导干部“先审后提、先审后离”制度探析

ID:46837429

大小:6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领导干部“先审后提、先审后离”制度探析_第1页
领导干部“先审后提、先审后离”制度探析_第2页
领导干部“先审后提、先审后离”制度探析_第3页
领导干部“先审后提、先审后离”制度探析_第4页
领导干部“先审后提、先审后离”制度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领导干部“先审后提、先审后离”制度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领导干部“先审后提、先审后离”制度探析领导干部“先审后提、先审后离”制度探析党的十八大以来,打击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的力度日益增大。中纪委披露,2013年共有31名中管干部被查处,其中省部级27人,平均每月有2位官员落马。因此,党和政府必下重拳,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对领导干部的经济监督方式。2010年《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颁布实施,从制度上强化了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监督,不过,领导干部“带病提拔”的现象依然存在,只有前移审计关口,在领导干部提升或离任前进

2、行审计,才能进一步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一、领导干部“先审后提、先审后离”的含义1、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和含义根据《规定》的相关内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领导干部以及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规定》同时指出:“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因其所任职务,依法对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2、“先审后提、先审后离”制度的具体含义“先审后提、先审后离”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审计监督滞后、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

3、进行的一种创新机制。它是在领导干部提升、离任之前,对党政机关、国有企业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必须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一方面,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提升或离任前必须接受经济责任审计;另一方面,发现存在经济问题的领导干部,不得提升或离任,应当先追究其经济责任。“先审后提、先审后离”制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领导干部“带病提拔”现象,是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耍措施。目前,领导干部“先审后提、先审后离”制度已在军队系统展开有效实践。二、当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1、审计时机滞后由于领导干部的任免主要由组

4、织部门负责安排,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耳则是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进行制定的,这样一來,往往是“先提后审、先离后审”,导致了审计时机的滞后。审计时机滞后存在着两点不足:一是难以为组织部门对干部的选拔任用提供合理有效依据。先离后审虽然也可以成为组织部门考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依据,但由于领导干部已经离任或到新的岗位,审计后无法对领导干部任用产生宜接影响,影响了审计的效果。二是增加了工作难度与审计风险,削弱了审计结果的效力。一方面,一些已经离开原来任职岗位的领导干部在配合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吋,重视程度不够,提供的材料

5、不完整,同吋由于已经不在原单位任职,相关资料也难以获取,直接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与该项目的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即使经过审计发现了已离任领导干部存在的经济问题,但责任落实则要由新任领导干部承担,实际执行中,新任领导干部往往不愿意接受处罚或承担责任,导致许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削弱了审计结果的运用效力。2、审计力量欠缺,实施被动当前,经济责任审计项冃的确立是由组织部门进行了,审计部门受组织部门委托,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组织部门委托多少,审计部门就审计多少。这样就造成了当领导干部密集调整的时候,审计任务就会「分繁重。特

6、别是对提升使用的领导干部,组织部门往往希望审计工作在短时间内突击完成,给审计取证、核实工作及客观评价带來很大困难,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同时,当审计项目多、任务繁重吋,审计力量欠缺的现实问题也显露出來。当前,审计人员力量与繁重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及紧迫的时间要求Z间矛盾较为突出,导致有的项目质量达不到要求,审计评价依据不充分,增加了审计风险。同时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内涵广、操作难、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即使在正常情况下,也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全面的业务知识和较高的政策水平。而现有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与经济责任审计发展要求还不完全适

7、应,对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经济运行的机制、经济工作方式方法不熟悉,但和当部分审计人员从事的是财务会计、审计工作,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经验不足,也严重制约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展开。3、结果运用不充分《规定》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干部管理监督的相关要求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将其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及其处理大多还局限于部处级领导层面,有些问题的公开范围甚至更小,无法做到真正的公开透明。同时,在实际工作屮,由于干部选拔任用与审计工作不同步,

8、审计通常都滞后于干部任用工作,造成审计结果与干部任用相脱节,形成了审计只是流于形式,作为组织部门考察、选拔、任用干部重要依据的审计结果难以真正发挥有效作用,造成审计结果运用的不充分。三、领导干部“先审后提、先审后离”的意义1、有利于前移审计关口,增强审计吋效性说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关口,就是对“先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