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考核模式改革探究

项目教学考核模式改革探究

ID:46840268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8

项目教学考核模式改革探究_第1页
项目教学考核模式改革探究_第2页
项目教学考核模式改革探究_第3页
项目教学考核模式改革探究_第4页
项目教学考核模式改革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项目教学考核模式改革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项目教学考核模式改革探究摘要:法律类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屮的热门话题。目前考核模式存在考核形式化、书面化严重,难以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等问题。针对现有考核模式无法满足项目教学的需求这一现状,本文通过在项目教学中的实地研究,从考核形式改革、考核内容改革两方面着手,探寻能够注重实践、深入基层的考核模式。关键词:项目教学考核改革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75考试被认为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具有激励、反馈、调节等诸多作用,但目前法律类高职院校屮考核模式死板,考核思想僵化。项目教学面向实践,面向基层

2、,而现有模式却形浮于表面,形式化、书面化严重,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探究符合项目教学需求的考核模式,对现有考核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1冃前考核所存在的问题形式化、书面化是目前高校考核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项目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其对实践的重视,以及对基层的深入。现有考核模式已经与项目教学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在学生向素质化、能力化前进的道路中,再次被拖入死记硬背划重点的泥淖。1.1考核形式化现行考核主要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便于准备,有较强的延续性。但任课教师普遍缺乏对考核重要性的认识,导致题H质量低下,缺乏创新,并且年复一年的重复使用。同时,很多教师在考试之前划重点、划范围,导

3、致部分学生缺乏压力、缺乏动力,习惯丁•考前临时突击,全靠突击甚至作弊来应付考试,对所学知识缺乏理解,容易遗忘。[1]在这种大环境之下,考核成为任务,浮于形式,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素质、能力水平。1.2考核内容书面化现有考核多以考试方式进行,往往局限于教材,只能考察基木原理、概念等记忆性内容,只能反映出学生记忆力,以及努力程度,不能反应素质能力水平。即便是主观题目,学生的答题思路也会受到教材局限,难以联系实际、深入基层。考试的弊端由其书面化的本质所决定,若使用考试作为考核的核心,那么考核必定会被书面化。虽然一些课程已经开始使用课程论文作为考核依据,但论文仍然是一个书面化的考核方式。

4、论文质量低下、抄袭现象严重问题严重。特别是论文作为考核方式时,任课教师的评卷压力成倍增大,任课教师对论文难以深入评判,分析、反馈更加无从谈起。1.3不适应基层需求深入基层是法律类高职与政法类高校在教育方向上的木质区别。与精英型法学人才不同,基层法学人才往往从事简单、辅助性的法律事务。[2]现有考核内容往往高屋建令瓦,立足过高,不能引导学生加强素质能力锻炼,不符合基层需求。2考核模式改革的探究2.1考核形式的改革考核形式的改革见效快,虽不能解决考核形式化的弊端,却能够冇效避免考核书面化。2.1.1汇报式考核汇报式考核是对课程论文考核的进一步改革。虽然与考试相比,课程论文能够避死记

5、硬背,锻炼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与使用。但论文往往冗长、缺乏内涵,抄袭现象严重。汇报式考核则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项日研究成果总结、表述,以及接受教师的询问。汇报内容简练精辟,难以舞弊,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是否得到锻炼、积累经验,并能够锻炼学生对核心问题的提炼、总结能力和现场表达、应变的能力。2.1.2互评式考核项目学习小组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成员之间相处时间长,相互之间更加了解,因此小组互评能够更加准确地反应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贡献度、团结能力。考核宜采取五分制以及相互评价的方式进行。五分制在互评的实际操作中应当对各档次名额加以控制,例如根据各项目组项目单独以及完

6、成情况的不同,每组分配不同数额的优良中差的名额,由小组内部自行分配。项目较难、要求程度较高、完成更好的项目组所能分配到的“优良”的名额耍多过项目较简单、要求程度较低、完成度较差的项目组。2.1.3五分制及评语结合百分制容易因为题目难易度而出现整体成绩偏高或者偏低,不能准确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不适合难以使用考试考核的项目教学。五分制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给予优良中差的评分,对学生在项目教学过程屮的表现给予直观的评价。同时,结合个性化、具冇针对性的评语,更具有激励与引导效果。2.1.4适量的书面考核书面考核应当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分散进行,以避免期末集中考试的弊端。当书面

7、考试作为辅助考核项H时,可以适当偏重客观题目以及基础理论知识,以激励学牛加强学牛对理论的掌握,避免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2.2考核标准的改革只有考核标准适应了项目教学的需求,考核形式的改革才能发挥其作用。考核标准改革的关键在于弱化答案与结果,强调学习过程与态度。实践过程无法以答案来衡量,而项n本身的难度也会影响学生实践操作的结果。若是考核仍以结果作为评判标准,极冇可能打击选择难度较大的项目组,难以激励选择难度较小的项日组,也背离了项日教学注重实践、深入基层的本意。只有注重过程才符合项B教学的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