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辨证在中医时间医学中的运用

阴阳辨证在中医时间医学中的运用

ID:46840868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8

阴阳辨证在中医时间医学中的运用_第1页
阴阳辨证在中医时间医学中的运用_第2页
阴阳辨证在中医时间医学中的运用_第3页
阴阳辨证在中医时间医学中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阴阳辨证在中医时间医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阴阳辨证在中医时间医学中的运用1.1屮医时间学。屮医吋间学是传统医学屮的一个概念,主要是对处于不同时间条件下的情况下,人们的生理病理以及身体状况人们身体状况的变化规律,可以说中医时间学主要研究的是,正在处于变化着的时间对于人体的生理病理有着怎样的影响,并且会引发什么样的活动规律。1・2阴阳辨证理论。在我国的传统屮医学理论屮,所有的疾病都可以分为阴阳两个方面,疾病可以定为是阴阳失去平衡,那就是说阴阳可以概括所有的疾病。人体的状态与阴阳的变化密切相关,其变化的节律与年节律和盈日节律的变化有关,所以说阴阳辨证理论在中医时间学中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指

2、导意义,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1周日节律变化。周日节律变化的周期限定范围是24小时,对于周日节律变化,我们也可以叫做昼夜节律变化。因为在周口节律变化的周期中,恰好包含一个白昼与一个黑夜。在这个周期中,阴阳也随着这个周期的不同状态而变。按照阴阳学说的理论来说,从子吋到卯吋这个阶段可以称作是阴中之阳,从某时到午时这个阶段可以称为是阳中之阳,从午时至酉时这个阶段可以称Z为阳中Z阴,从酉时到了时这个阶段可以称为阴中之阴。.2周年节律变化。周年节律的变化周期是指一年的12个月份,而在这个周期中主要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可以按照四季来进行分明。一年的四个

3、季节,气候环境也会发生很人的变化,主要是冷暖交替现象。从秋分到冬至这一阶段,显现为昼夜平分,过了这个阶段,就会出现白昼时间短,黑夜时间长的现象,这个时候阴气比较旺盛,如果人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应该多多考虑是阳虚或者是阴盛导致的。总结起来便是,从冬至到春分这一时期为阴中之阳,从春分至夏至这…吋期属阳屮之阳,从夏至到秋分这…吋期称阳屮之阴,从秋分到冬至这一段。时间教训阴中之阴。•1周日节律变化对治疗的指导意义。随着周日节律的变化,人自身的生理及病理情况也会具有相应的阴阳属性,在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一特性来进行用药。如果能够根据一天当中阴阳消长的规律,

4、来选择服用药物的时机间,保证服药时间是最佳时间,便能够很好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在一天中的卯时,是人体的阳气生长最旺盛的时候,在这个时候特别适合阳虚的女性患者服用益气补阳的药物,对于阳盛的女性患者,可以在这一时期服用寒凉类的药物。一天中的酉时,是阴气生长最旺盛的时候,阴虚的患者可以在这个吋间段服用滋阴的药物,至于阴盛的患者,可以在这一时期服用温阳驱寒的药物。止确地把握一天中的节律来进行用药,在中医时间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2周年节律变化对治疗的指导意义。在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中,阴阳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消失与生长,根据阴阳辨证的理论,在不同时

5、间选择不同药性及药味,对于治疗疾病是很重要的。从,秋分到冬至再到春分这两个阶段,都是阴气比较盛的时期,对于湿寒的疾病,一定要选择具有散寒功能的药物。而对于阴虚的患者,很有可能会口行恢复,也可以服用一些具有温阴养血作用的药物来进行调养。从春分到夏至再到秋分这两个时期,都是阳气主导的时期。在这两个阶段内,对于阳热内盛的患者,可以选择具有清泄阳热功能的药物,如果是阳虚的患者可自行恢复,也可进行适当的调养。.3阴阳辨证理论的意义。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时期,一旦发生了特定的疾病,阴阳辨证理论对于疾病的治疗以及调养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以

6、及节律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在于一年实际发生的不同疾病,阴阳辨证理论可以对疾病的阴阳属性进行判断,进而选择所服用药物的药性。对于周日节律和周年节律,并不是相互分离,而是需要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通过阴阳辨证理论还对患者的治疗方式以及服用药物进行有效的指导,增强用药的实际效果。综上所述,阴阳辨证理论实际上是中医学说在辨证步骤的主要纲领,并且在中医时间医学之中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对于疾病治疗方面的指导十分有效。但是在实际的辨证过程中,一定要参考其他因素,不能单一地应用阴阳辨证。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疗文化,在临床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在实际的治疗应用中,一定要做到不离根本,不断创新,不断地丰富传统医学理论的内容。作者:王鑫单位: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医院[1]陆保年•应用中医时间医学理论探讨对发热的辨证论治.[J]四川中医.201418-22.[2]杨巧玉.屮医吋间医学在临床护理小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201-207.[3]边凌云.原发性高血压昼夜节律与十二时辰气血流注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339-341.[4]孙其新•阴阳盛衰发有时——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十[J]中医药通报.2012.[5]肖万泽•糖尿病黎明现象的中医防治[J]辽宁中医杂志

8、.201582-86.[6]郑国庆.时间辨证与头痛证治[J]中医药学刊.201042-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