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ID:46842125

大小:7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8

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4页
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了保证我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实处,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根据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n的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1、发生重犬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有关领导,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应分别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或口9报火警救助。2、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力求将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同时注意安排做好保护好事故现场。3、

2、负责指挥调动一切所需的应急救援排险物资和人员参与抢救救援,确保救援工作在统一指挥下有序地进行。4、协助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接受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5、协助公司有关部门分析事故原因和性质,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地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切实防止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6、负责安排专人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使各级人员都受到安全教育,在切实做好预防措施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上报有关上级部门,争取尽快批准恢复工地的正常生产。一、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特确定以下为可能引起重大事故类别:1、坍塌:包括建筑物、堆置物、深基坑(槽)倒塌等;2、高处坠落:包括从架了、高支模

3、、卸料平台、屋顶坠落以及从平地坠落地坑等;3、触电:包括雷击伤害;5、物体打击:指落物等碰伤的伤害;6、火灾爆炸;7、屮毒。二、应急准备中应遵循的原则1、设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建立群众性义务消防组织,加强业务学习和训练,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对应急场所工作人员应进行岗位教育和防火、灭火知识的培训。2、应急预案的内容包括:防止发生事故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可能发生事故现场应配备的器材;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对策及信息传递。3、根据作业场所、储存、运输物品的数量、品种的不同,配备足够数量、种类的应急器材。应急器材要定时检查,做好标识、防止失效,检查要有检查记录。二、应急响应中必须遵循的原则1

4、、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报警。2、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按事先制定的应急方案立即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3、疏通事故发生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到安全地带。4、在急救过程中,遇到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5、截断电源、可燃气体(液体)的输送,防止事态扩大。6、紧急联络员一名,负责紧急事物的联络工作,明确联络地址和电话。7、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部门负责人应填写记录,并召集相关人员研究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三、

5、重大事故报告及报警原则1、任何人发现发生重大事故的,必须立即报告厂部负责人,厂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公司领导,并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开展现场抢救工作,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应分别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或119报火警救助,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领导。2、公司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公司应急救援组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现场抢救工作,同时将事故的概况(包括伤亡人员、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原因等)分别用电话和快报的办法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政府冇关部门。四、救援器材及设备1、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对讲机2、交通工具:供指挥、联系、救援的用车3

6、、急救药品及器材: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救援器材及灭火器等。五、物体打击事故预防和救援1、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必须按规定配戴好安全防护用具。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落,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2、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防护栏。3、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4、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5、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特种作业人员上岗,散料应用用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6、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7、高处拆除作业时

7、,对拆卸下的物料、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六、触电事故的预防触电事故和其它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兆性不直观、不明显,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当流经人体电流小于10mA时,人体不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但当流经人体电流大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仍至人体窒息(“假死”状态),在瞬间或在三分钟内就夺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护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事故是极易发生的。所以,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发生触电事故时要止确处理,抢救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