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

运动生理学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

ID:46842546

大小: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8

运动生理学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_第1页
运动生理学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_第2页
运动生理学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_第3页
运动生理学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_第4页
运动生理学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动生理学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运动生理学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屮图分类号:G804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2摘要运动生理学与人体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等学科一样,是研究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基础。我们学过的运动生理学其主要任务有:一是探索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牛理原理和途径,论证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研究迅速掌握先进运动技术的规律,为提高田径训练的技术水平服务。二是研究体育运动促进身体机能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中提出符合人体生理特点的体育锻炼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等,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

2、健康水平服务。关键词运动生理学田径训练应用一、“条件反射”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体育运动中所掌握的一切运动技能,实质上就是复杂的链锁的木体感受性的运行条件反射。例如:在教学生学习跳高动作中,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使学生产生了対动作的印象和概念。老师按顺序把预备姿势一助跑一起跳—过竿一落地等一系列单个联合动作给学生示范2-3次,让学生在以往学会的动作基础上或别人帮助下做模仿练习。让学生视觉判断助跑和过竿的高度,让学生感知起跳后身体空间方位,感觉肌肉、关节活动幅度以及内脏活动的刺激等引起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相应代表

3、区,都按严格的时间和顺序产生兴奋和抑制,经过反复强化,使学生各感觉中枢都与运动区的动觉细胞发生暂时联系,建立一连串阳性和阴性条件反射系统,使学生学会掌握跳高动作。只有把学过的运动生理学知识充分运用到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去,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在中长跑项日教学、训练中“极点”现象的运用从事长跑锻炼的人,可能都有一个体会,在跑了一段时间Z后(特别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常常会感到胸部发闷,呼吸困难,肌肉无力,动作缓慢,精神低落,简直不愿再继续运动下去,有的因此而中断练习和比赛。甚至认为是一种病理现象。经过

4、研究证明,它完全是i种牛理现象,运动生理学上称为“极点”。“极点”产生的原因是开始跑的速度过快,内脏器官的活动跟不上肌肉的需要,造成氧气供应不足,大量乳酸性代谢物堆积在血中,而引起呼吸循环系统暂时失调,机能下降(呼吸太快、心跳太急、血压上升太高等)。这些暂时失调的强烈刺激传入大脑皮质即引起动力定型的暂时紊乱,使运动中枢屮抑制过程占优势。而出现动作慢而无力不协调。因此,在中长跑项目教学和运动训练中,教师耍让学生懂得产生“极点”现象的时候,应继续坚持运动下去。只要适当减慢一些速度,有意识地加深呼吸,内脏器官活

5、动就会加强,氧气供应增加,乳酸就会得到氧化,出汗时也会排出一些乳酸,血中乳酸含量就会减少,“极点”现象就会消失,运动能力就会增长起来,在运动生理学上被称为“第二次呼吸”状态。在教学和运动训练中,把运动生理学方面的知识融会进去,让学生正确认识出现的“极点”现象,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锻炼意志,增强体质,不断提高机体能力和运动技术水平,为提高教学和训练效果服务。三、“超量恢复”规律在田径教学训练中的运用在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身体各组织的物质含量在运动过程中逐渐消耗,而运动停下来以后的一段时间内逐渐恢复阶段,最

6、后逐渐波浪形再恢复到原冇水平。人们给这个运动生理现象,起名为“超量恢复”规律。这个规律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运动量愈人,物质消耗就越多,而运动后超量恢复出现的时间就越晚,而且超量恢复的效果更显著,持续的时间也更长。根据这个规律,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把运动量训练作为提高人体机能的有效方法,但是釆用大运动量训练,必须在超量恢复的阶段上进行下一次训练课,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训练效果,如果在恢复到原有水平的时候进行下一次训练,效果就差,其至不能提高身体机能水平;如果恢复还未达到原有水平时就进行下一

7、次训练,就有可能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而出现过渡疲劳。如果把运动生理学知识以及变化规律、理论依据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运动训练中去,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教学质量,加快运动技能的形成更为明显。所以“超量恢复”的学说已成为教学、训练工作中有节奏地进行人运动量训练的理论依据。四、“间歇训练法”在川径教学训练中的运用间歇训练法的特点是各项练习之间有严格规定的休息时间。有人在研究体育运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时,发现一种现象,就是心脏每跳动一次输出血液的数量并不是在运动当时最多,而是在运动后的恢复期屮最多。这就说明对心肌力量的

8、训练主耍在恢复期内。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制定了“间歇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有以下生理特点:(-)带有间歇的锻炼能完成更大的运动量在中长跑教学训练当中,带有间歇的运动能比持续运动较省力地完成更大的运动量,而且循环、呼吸系统、物质代谢等机能也能维持较高的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冇研究资料证明,让某运动员持续不停地进行一项运动(每Imin完成2160kgm的工作),只能坚持8min,总量为17280kgmo如果用同样的负荷,每活动30s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