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配合中草药熏洗治疗足跟骨刺的临床研究

针刀配合中草药熏洗治疗足跟骨刺的临床研究

ID:46844331

大小:6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8

针刀配合中草药熏洗治疗足跟骨刺的临床研究_第1页
针刀配合中草药熏洗治疗足跟骨刺的临床研究_第2页
针刀配合中草药熏洗治疗足跟骨刺的临床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针刀配合中草药熏洗治疗足跟骨刺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刀配合中草药熏洗治疗足跟骨刺的临床研究【关键词】针刀跟骨骨刺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它的产牛严重影响着广大中老年朋友的止常行走,给他们生活带來了诸多不便。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平均寿命的提高,中老年人的比例也在日益增加,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老年软组织损伤学》中统计,40岁以上的1000人中,仅足跟骨刺占有比例为35.5%。有此可以看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入,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活动的增加,足跟忖刺患者也将会不断增多。而足跟骨刺的治疗方法目前有:(1)药物治疗:包括中药浴足

2、,服用大量活血化瘀药物;(2)针灸治疗;(3)物理疗法;(4)手术治疗:将其骨刺切除,结果是创伤血大,远期效果不佳。课题组通过学习北京长城医院朱汉章院长对骨质増牛理论新的认识,并采用小针刀疗法,结合临床针刀术厉,进一步粘连可能性的存在,应用中草药,活血通络,助吸收方法,研究了中草药外洗科研处方。从2001年3月〜2002年11月在临床上系统观察了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术后足跟疼痛情况,跟骨节处压痛等临床表现,均做了认真的观察。现将治疗组,针刀配合屮草药熏洗与对照组单纯运川针刀治疗,共65

3、例临床观察研究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L1诊断标准根据1995年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与足跟竹刺患者的诊断标准进行筛选“足跟件刺针刀手术”适应证的患者。筛选病例标准:(1)40岁以上中老年人无糖尿病的患者;(2)足跟底部疼痛,患足落地行走呈锥刺痛者;(3)患足跟骨结节处压痛明显者;(4)跟骨X线侧位片示:患足跟骨结节处有骨刺形成者。1.2观察病例观察病例65例,课题组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运用针刀闭合性手术配合小草药熏洗治疗)和对照组(运用单纯针刀闭合性手术治疗),单肓对照观

4、察临床效果。釆集病例均为门诊就诊患者,观察吋间,以针刀手术后3天为观察期,观察吋间不够或未复诊的患者,口动退出观察病例。1.3一般资料1.3.1性别两组患者性别情况可比性检测,见表1。表1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情况例(略)注:乂2(2X2)=0.0195,P>0.05由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性别分布差异无显箸性,P>0.05,具有可比性。1.3.2年龄治疗组最人年龄82岁,最小年龄45岁;对照组最人年龄78岁,最小年龄43岁,两组年龄可比性检测见表2o表2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情况比较例(略)注:x2(RX

5、C)=0.3255,P>0.05山表2可以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纽年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以上两组有3例患者双足跟骨忡刺形成,57例患者此前经过中药外洗,封闭疗法,针灸疗法及跺脚疗法等不同保守方法治疗,症状均无明显持续缓解。1.4临床表现65例患者均有足跟底部疼痛,晨起和休息后足跟落地时患足足跟疼痈明显星锥刺样痛,稍加走动后疼痛有所缓解,跟骨结节处压痛试验阳性,17例患者患侧伴腓肠肌酸重不适。2治疗方法课题组对两组患者均采取针刀闭合性手术方法治疗足跟骨刺,治疗组术后3天配合活血通络

6、之屮草药熏洗治疗,对照组单纯运用针刀治疗。2.1准备患者取俯卧位,足背下垫一软枕,以定点处为中心用碘伏做环行消毒,足跟覆盖无菌洞山,戴无菌手套,备无菌纱布。2.2手术入路结合跟骨X线片,在跟骨结节压痛下1cm处进针刀,进行提插剥离、纵行剥离,横行剥离后出针刀。出刀后给予无菌纱布覆盖刀口,胶布固定,嘱患者3天内刀口处不能沾水。2.3科研屮草药熏洗方(主要成分)川椒30g,麻黄20g,苍耳子15g,薄荷15g,透骨草15g,五加皮12g,白鲜皮12g,地骨皮12g,川断12g,苏木20g,乳香15g,没药

7、15g。加4000ml自來水浸泡lOmin,煎煮20min后进行熏、洗,每剂反复使用2天。3疗效判定标准根据1995年1月国家中哭药管理局颁布的《中供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共40分)分为:治愈:(0〜5分)治疗后足跟痛消失,行走自如,足跟压痛消失。好转:(6〜15分)治疗后足跟痛不甚明显,行走自如,足跟压痛基木消失。显效:(16〜30分)治疗后足跟痛有所缓解,行走略有疼痛,足跟仍有轻微压痛。无效:(31〜40分)治疗后足跟痛缓解不明显,行走疼痛,足跟压痛仍然存在。4治疗效果按以上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治

8、愈30例(75%),好转6例(15%),显效3例(7.5%),无效1例(2.5%),治愈好转显效率为97.5%;对照组:治愈15例(60%),0转2例(8%),显效2例(8%),澈6例(24%),治愈好转显效率为76%,见表3。表3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略)注:x2=7.4,P<0.005山表3可以看出,治疗纟I[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vO.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按治疗次数,治疗组:治疗1次患者36例(90%),2次患者3例(7.5%),3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