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面瘫30例临床研究及探析

针灸治疗面瘫30例临床研究及探析

ID:46844474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针灸治疗面瘫30例临床研究及探析_第1页
针灸治疗面瘫30例临床研究及探析_第2页
针灸治疗面瘫30例临床研究及探析_第3页
针灸治疗面瘫30例临床研究及探析_第4页
针灸治疗面瘫30例临床研究及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面瘫30例临床研究及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灸治疗面瘫30例临床研究及探析摘要:目的:对针灸治疗面瘫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并对其进行探讨。方法:在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份间收治的面瘫患者中抽取60例,进行分组对比,针刺加灸法组为30例,单纯针刺组为30例,对两个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统计对比。结果:针刺加灸法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无效0例,单纯针刺组有效率为96.7%,无效1例,治疗组的效果显然要比对照组的效果更好,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比性强。结论:针刺加灸法对面瘫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消除水肿,刺激血液循环,从而恢复面

2、神经的正常功能,针刺加灸法的治疗特点是疗效显著,疗程短,恢复快,后遗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针灸穴位面瘫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92-02面瘫在祖国医学上有“口僻”、“歪嘴风”、“口蜗”、“口眼蜗斜”之称,现代医学上是指面神经麻痹以致形成面部肌肉歪斜,即西医学上所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主要由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引发,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多发病[1]。面瘫的产生因素最主要的即是风寒外邪对人体面部神经的侵入,导致气血不畅被阻,面部

3、肌肉不收。患有面瘫者多在睡醒后即发觉面部一侧有口角下垂歪斜、鼻唇沟变浅或消失、患侧无法皱眉、眼裂变大、额纹消失、肌板滞现象,还有一些患者会有味觉减退或消失、耳后疼痛、听觉过敏等情况。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上非常宝贵的一项治疗技术,尤其是随着人们对针灸治疗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健康、安全及合理的消费理念使得针灸的接受度得到了极大地提高。针灸在治疗面瘫的医学史上是非常悠久的,拥有很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作为治疗面瘫病症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在目前看来是普遍得到认可的一种疗法。以下,就是我院针对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间收

4、治的面瘫患者中抽取的60例患者的治疗情况。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60例面瘫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均为单相波或无动作电位,显示中多相波减少,有患者甚至出现纤颤波与正锐波。所有患者经确诊为面瘫病症后,进行随机分配,治疗组即针刺加灸法组为30例,对照组即单纯针刺组为30例,此病一般发于单侧,面部两侧在比例上无太大差别,第一次发病为51例,第二次发病为9例,所有患者病情程度不尽相同。60例患者中男38例,占63.3%,女22例,占36.7%;年龄为15~61岁,平均约为42岁;病程为广60天,其中广10天为28

5、例,占46.7%,1T20天为20例,占33.3%,2广40天为9例,占15%,40天以上为3例,占5%。在进行分组后,治疗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为16〜60岁,平均约43岁,病程3~60天,左侧面瘫18例,右侧面瘫12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12〜61岁,平均约为41岁,病程「58天,左侧面瘫16例,右侧面瘫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上无明显差异,可比性强。(P>0.05)1.2诊断标准。对面瘫的诊断标准主要参照《面神经麻痹》与《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主要的体征表现有:

6、①爆发突然,无其他前兆;②患侧的鼻唇部位沟痕变浅或消失,嘴巴歪斜,有朝健侧牵引的趋势;③患侧眼睑无法闭合,眼裂增大,有流泪现象,无法皱眉,额上皱纹消失;④出现听觉障碍与味觉障碍,乳突部位有疼痛现象,耳廓和外耳道出现感觉障碍或疱疹,唾液与泪液有所减少;⑤不因其他因素引发的继发性面神经麻痹[2]。1.3选取标准。患者年龄控制在15~65岁阶段,已被确诊为面瘫患者,病程在广60天内,坚持按照治疗计划进行治疗者即选取为此次研究病例。1.4治疗方法。1.4.1穴位选取。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必须选择好治疗穴位。主穴位:太冲

7、、合谷、双侧风池。①辨证取穴法:辩证取穴的主要依据是通过对穴位的功能特性辨证分型进行取穴。采用辩证分型法来治疗面瘫,当为风邪袭络、营卫不固型时,应取阳明经络为主;当为寒邪侵入、气血虚弱型时,应取足太阳经与手足阳明经为主;当为风热郁络型时,应取少阳、阳明经为主,配以厥阴穴;当为气滞血阻型时,应取阳明经为主,配以少阳、太阳、厥阴穴。选取患侧合谷、颊车、地仓、迎香、额修、四白、鱼腰、阳白为主穴,根据症状选取足临泣、太冲、风池、太阳、翳风[3]。②透穴法:面部五透法主要包括阳白透鱼腰、攒竹透鱼尾、四白透地仓、地仓透颊

8、车、太阳透颊车,并配以其他穴位进行治疗。③择时取穴法:采用灵龟八法,主穴为临时所开之穴,每次必须使用,配以对穴,选局部配穴。若是完骨处或耳后有触痛或疼痛之感的患者,应轮换配用翳风、风池、完骨穴;若是眼睑无法闭合,眼裂变大,额纹消失者,轮换配以攒竹、丝竹空、阳白穴;若是无法鼓腮吹气,应轮换配以颊车、下关穴。④四关穴:即双侧太冲、合谷。⑤两圈一点法:以合谷、翳风为两点,下关透颊车、四白透下关、地仓透四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