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系建设规划

电子信息工程系建设规划

ID:46850483

大小:4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8

电子信息工程系建设规划_第1页
电子信息工程系建设规划_第2页
电子信息工程系建设规划_第3页
电子信息工程系建设规划_第4页
电子信息工程系建设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系建设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子信息工程系建设规划(2005.8-2008.7)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根据《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结合木系实际情况和学科发展需耍,特制订电了信息工程系2005-2008年建设规划。一、电子信息工程系现状㈠、专业建设现状现有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5个中职专业,电了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2个3+2高职专业。其中计

2、算机类专业始办于1999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及教学设备等各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完善。目前全系在册学生有18个班515人,其中3+2高职生4个班145人。2005年开始招收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3个高职专业。㈡、师资队伍现状全系现有教职工24人,其中专任教师17人,实训教师4人,管理人员3人。年龄结构:45岁以上2人,35—45岁7人,35以下15人。学历结构:研究生在读2人,本科16人,专科及以下6人(其中在读本科3人o职称结构:副教授4人,讲师及实验师10人,助讲6人,其他4人。学科结构:相关或相近专业6人(无中级及以

3、上职称),非相关专业18人。结构分析:年龄结构偏轻,缺乏冇经验和学术影响力的教师,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尚未形成;学科结构及职称分布不合常态,非相关专业教师人数居多、职称较高,相关专业教师人数少、职称低,总体学历(学位)层次偏低,发展后劲不足;专任教师数量不足,满足不了教学需求,教师教学任务超负荷,继续教育、培训进修、科研开发、捉升学术水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严重不足,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但是教师有着良好的师德师风、治学严谨、敬业爱岗,重视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责任意识强,教学业务索质好,不甘落伍,勇于自我加压,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压力下,仍能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4、探索,自觉主动地学习,提高学术水平。㈢、教学设施现状电子信息工程系现有专业实验室10个,校内实习基地3处,没有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其屮电子电气类实验室7个,计算机实验室3个,3个实习基地全部为电子电气类。对照《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及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标准,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达不到合格标准。电子电气类专业实验室基本建于上世纪80年代,使用了近二十年,设备相对落后陈!□,且每个实验室的设备均不超过12台套,满足不了实验实习的需要。今年开始招生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基本上还没有专业实验室。计算机类专业实验室虽为近十年所建,但仅冇3个,计算机总量数不足100

5、台套,远远达不到开办几个专业的标准;并且设备档次较低,破损数量多,尤其是组装实验室和网络实验室的设备在档次、种类上都很难满足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二、建设目标和指导思想㈠、建设目标紧紧围绕学院的总体发展目标,办淫规模适度扩大,专业布局更加科学,师资结构更趋合理,质量再上新的台阶,教学设施基本完善,课程建设比较成熟,使教育质量、教学管理和科研开发等走上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轨道。到2008年,力争把电子信息工程系建成具有自身特色和较强办学实力、在省内高职院校屮有一定知名度的系部,并达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合格标准。㈡、指导思想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

6、,电了信息工程系的发展耍主动适应新形势对人才的需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体现“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路,以教学工作为屮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口标,以专业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改善实验实习条件为重点,立足河西、而向甘肃、辐射全国,针对企业、服务基层,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应社会能力较强的专科层次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三、建设规划及具体目标㈠、专业学科建设1.专业设置(1)在办好现有屮职专业、完善和加强已经审批的高职专业建设的同时,创造条件开办几个相关的高职专业,初步形成协调发展的高职专业框

7、架,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耍,专业数量与学校规模相适应,重点专业水平较高,专业内涵建设深化。(2)到2008年,电子信息工程系的高职专业要逐步发展到6个以上。除已经审批通过的3个高职专业外,计划2005申报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6年申报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2007年申报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基木形成涉及电了、计算机、控制3个学科的专业结构布局。(3)到2008年,争取获得1-2个二级专业类群的开办权,建设1个院级重点学科,3个左右的院级重点专业,并力争使其中1个专业达到省级重点专业水平。1.招生规模(1)高职生

8、:逐年增加专科层次高职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