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ID:46851424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8

高血压脑出血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_第1页
高血压脑出血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_第2页
高血压脑出血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脑出血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血压脑出血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原因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意识状态、吞咽功能、气管切开、吸痰、卧位、吸烟史等因索有关。结论: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由多种原因所致,及时预防和治疗可减少死亡率。❷关键词脑出血肺部感染临床分析❷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035❷资料与方法❷2006〜2008年收治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58例,男35例,女23例;年龄35〜82岁,平均5

2、8.4岁。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基底节区35例,丘脑10例,脑干5例,大脑皮层5例,小脑3例,破入脑室34例,脑室铸型6例。出血量40〜llOmlo手术前发生脑疝者14例。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39例;慢性支气管炎14例;糖尿病9例。并发急性呼吸衰竭12例;败血症6例;急性心衰3例。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33例,大出血2例;水电解质酸碱失衡42例,尿崩症5例;肾功能损伤24例,急性肾衰1例;肝功能损伤21例;营养不良18例。❷细菌学分析:32例气管切开后反复痰培养显示,3天内正常菌群生长者22例(68%);5天以后显示异形枸椽酸杆菌15例(47%),铜绿假单苞菌9例(28%),产气肠杆菌8

3、例(25%),霉菌感染8例(25%),白色念珠菌4例(12.5%),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9.3%),枯草杆菌1例(3.1%);合并2种或3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者15例(47%)。❷治疗方法:58例术后常规给予头孑包菌素或大剂量青霉素控制感染;注意加强防治急性呼吸衰竭;以后多次作痰培养+药敏指导抗生索的应用,使用原则是“大剂量、长疗程、联合用药”;加强综合治疗,科学护理;肺部感染控制后尽早拔除气切插管。❷结果❷病情稳定出院45例,死亡8例,口动出院5例。其中急性呼吸衰竭致死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急性左心衰致死1例,颅内再出血死亡1例。控制肺部感染的时间为13〜104天,平均29天。

4、❷讨论❷从本组资料分析来看,脑出血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常见于高龄、出血量大、昏迷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牛:将直接影响预后。发病原因: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颅内压增高,易引起神经原性肺水肿,导致肺瘀血,将直接导致呼吸衰竭,全身缺氧,从而容易并发肺部感染。②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吞咽功能、咳嗽反射受损,导致呕吐物或食物向呼吸道返流,也是诱发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③长期处于被动体位,加Z咳嗽反射受损,导致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岀,长期积存于肺部,给细菌感染提供了温床。④一些严重昏迷崽者,因病情需要行气管切开后,气道开放,上呼吸道的屏障作用消除和气道局部创伤,也为细菌感染提供了门

5、户O⑤人工操作诱发感染,呼吸器、吸痰器、雾化器及各种管道消毒不严。⑥昏迷、高热患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力,从而容易招致感染。⑦医院内交叉感染。❷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提高脑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以下儿点措施供参考:①病房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空气净化技术,定期进行紫外线照射和洗必泰、酚类或新洁尔灭消毒。②加强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注意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③及吋翻身、拍背、吸痰。④对昏迷及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及吋进行气管切开,必要时机械辅助呼吸,将有利于气道管理。⑤严格消毒器械,包括呼吸器、雾化器、吸痰管、给氧面罩、鼻导管及湿化瓶等。⑥严格掌握使用皮质激素的指征、

6、剂量和疗程。⑦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❷由于肺部感染常为急性脑出血合并多脏器损害的首发脏器损害[l],容易进一步引起心脏功能损害、消化道出血、肾功能损害,故终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肺部感染也是提高脑出血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Z-o❷参考文献❷1边连防,陈晓红•急性脑卒中多脏器损害•实用内科杂志,1997,17(11):655-656.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