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答题技巧思路答题思路大汇总

语文答题技巧思路答题思路大汇总

ID:46855302

大小:4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28

语文答题技巧思路答题思路大汇总_第1页
语文答题技巧思路答题思路大汇总_第2页
语文答题技巧思路答题思路大汇总_第3页
语文答题技巧思路答题思路大汇总_第4页
语文答题技巧思路答题思路大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答题技巧思路答题思路大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答题技巧、答题思路大汇总一、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三、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历史

2、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七、人物描写的方法: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学习好帮手......八、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九、语句在表情达

3、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答题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臵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修辞手法本身作用+句子语境)1、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2、拟人:……

4、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予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3、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4、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5、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学习好帮手......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6、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

5、快,富于音乐美。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答:不行。(动词)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不行。(形容词)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不行。(副词:都、大都、非常、只有等)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

6、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学习好帮手......: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答题思路模式一】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

7、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模式二】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

8、)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学习好帮手......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模式三】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