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杂草防治策略与农药应用技术

水稻田杂草防治策略与农药应用技术

ID:46858445

大小:17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8

水稻田杂草防治策略与农药应用技术_第1页
水稻田杂草防治策略与农药应用技术_第2页
水稻田杂草防治策略与农药应用技术_第3页
水稻田杂草防治策略与农药应用技术_第4页
水稻田杂草防治策略与农药应用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田杂草防治策略与农药应用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稻田杂草的种类与发生特点我国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是世界稻米主产国之一。我国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约3500万hm2,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9%。总产稻谷1.92亿t,占粮食总产最的42%,无论种植而积和产量,在我国粮食作物小都居首位。我国所有稻作区的稻IH,历来都有大量朵草发生。据统计,全国稻田朵草有200余种,其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最常见的杂草约有4()种(分布于各稻区为10〜2()种)。据调查,全国稻田草害在中等以上(2〜5级)的面积达1546.7万hitf,其中严重为害(4〜5级)面积为38

2、0万hnf,分别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6.8%和11.5%,损失粮食200多亿kg。在这些主要杂草Z中,尤以稗草发生打为害的面积最大,多达1400万hnV。约占稻田总面积的43%,稗草不仅发工与为害的而积最大,而且造成稻谷减产也最显箸;界型莎草、鸭舌草、扁秆薦草、千金子、眼子菜等发生与为害面积次Z。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气候、土壤、耕作等条件各异,各地稻田杂草的种类、发生情况不同,稻田草害可以划分成5个区。1、热带和南亚热带2〜3季草害区包括海南、云南、福建、广东和广西的岭南地区,年平均气温20〜25°C,俯雨量

3、1000mm以上。主要杂草种类有稗草、界型莎草、节节菜、水龙、尖瓣花、千金子、四叶萍、鸭舌草、口照飘拂草、草龙等。2、屮北部亚热带1〜2季稻草害区主耍是华中长江流域,是我国主要稻作区。包括闽北、江西、湖南南部直到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的北部,及河南和陕西的南部。年平均气温14〜18°C,年降雨量1000mm左右。该区稻田杂草为害面积约占72%,其中中等以上为害面积占45.6%。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杂草冇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水莎草、扁秆薦草、碎米莎草、眼了菜、鸭舌草、矮慈姑、节节菜、水觅菜、千金子、双穗雀稗

4、、野慈菇、空莲子草、鲤肠、陌上菜、刚毛聲芥、萤繭和萍等。3、暖温带单季稻草害区主要指长城以南的黄淮海流域,包括江苏、安徽的北部,河南的中北部,陕西的秦岭以北直至长城以南及辽宁南部,多为稻麦轮作区。年平均气温10〜14°C,年降雨量600mm左右。稻[□杂草为害面积约占91%,为害中等以上程度占71.5%。其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有稗草、界型莎草、扁秆薦草、牛毛毡、野慈菇、水觅菜、鲤肠、眼子菜和鸭舌草等。4、温带稻出草害区主要指长城以北的东北三省和西北、华北北部。年平均气温2〜8°C,年降雨量50〜700mm。

5、该区水稻面积较小,杂草发生相对南方为轻。主要杂草冇稗草、扁秆薦草、眼了菜、牛毛毡、异型莎草等。5、云贵高原稻III草害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南地区。年平均气温14~16"C,年降雨量1000mm左右,地形地势复杂。主耍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眼子菜、鸭舌草、泽泻、野慈菇、四叶萍、萤蔺、、牛毛毡、扁秆薦草等。(二)稻口主要杂草及其发生规律1、稻田主要杂草的生物学稻III主要朵草的纶物学见表3-3表3・3稻田主耍朵草的生物学与发生特点(华北地区)杂草名称繁殖方式出苗适温(°C)出苗期(月)开花成熟期(月)丁香蓼种

6、了6〜88〜9水丸菜种子5〜97〜1()节节菜种子、匍匐茎6〜98〜11空心莲子草根茎、种子15〜355〜67〜10眼了菜根茎、种了20〜256〜97〜10泽泻种子、球茎4〜67〜9矮慈菇种子20〜2267〜9稗草种子20〜305〜67〜10千金了种子5〜68〜11陌上菜种子6〜78〜9水莎草种了、根茎20〜306〜77〜10异型莎草种子30〜405〜88〜1()扁秆薦草种子20〜254〜77〜9H照飘拂草种子30〜405〜68〜10紫萍种子、芽66〜8鸭舌草种子20〜406〜78〜9鲤肠种子5〜67〜102

7、、水稻□朵草的消长规律北方地区,一般4用中旬平均达到7.3〜10°C,冇充足水分及氧气时稗草即开始萌发,4月末到5月初部分出土,5月末进入为害期;5月末到6月初土层l()cm深处,地温达15°C时,以扁秆薦草为主的莎草科杂草出土;6月上、中旬气温上升,慈菇、泽泻、鸭舌草、雨久花、眼子菜、牛毛草等杂草开始大量发生,6月下旬至7月初进入为害期。稻[□朵草发生高峰期,受温度、温度、栽培措施的影响较大,多于播种后或水稻移栽后开始大虽发生。就时间上划分,一般稻出朵草发生高峰期大致可以分为3次,第1次高峰在5末至6月初,

8、主要以稗草为主,占总发生量的45%〜75%;第2次发生高峰在6月下旬,为扁秆康草、慈菇、泽泻发牛期;第3次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为眼子菜、鸭舌草、水绵等杂草的发牛.期。3、稻田杂草防治适期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一般是播种(移栽)后杂草陆续出苗,播种(移栽)后7〜10天岀现第一杂草萌发高峰,这批杂草主要是稗草、千金了等禾木科杂草和异型莎草等一年生莎草科杂草;播种(移栽)后20犬左右出现二次萌发高峰,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