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同江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ID:46858626

大小:93.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11-28

同江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_第1页
同江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_第2页
同江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_第3页
同江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_第4页
同江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江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同江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一、总则㈠编制目的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杜绝群死群伤,需制定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规范和指导各乡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㈡编制依据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2.经过批准的国家、省、市、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等。3.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㈢编制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

2、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1.因地制宜,科学合理,使预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㈣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乡镇行政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及预案的编制。㈤预案编制和审批1•乡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内容包括:调查了解区域内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历年山洪灾害的类型及损失情况,分析山洪灾害的成因及特点,确定乡镇山洪灾害防御部门职责及责任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作好山洪灾害易发区(点

3、)的实时监测,并保证通信系统的畅通,及时将险情上传下达。确定预警程序及方式,根据预报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确定转移安置的人员、路线、方法等,拟定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各种措施,安排日常的宣传、演练等工作。2•市防汛指挥部负责编制市级防山洪预案,并组织指导各乡镇人民政府编制乡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3•乡镇级预案由同级人民政府负责审批,乡镇级预案需报市防汛指挥部备案。4.预案有效期一般为三年,每隔一年修订一次。二、基本情况㈠自然情况1•水系分布情况:同江市境内分两大水系。松花江水系有(乐业、向阳、同江镇江河段),黑龙江水系有(同江镇至八岔乡江河段)。同江水资源较为丰

4、富,境内有松花江、黑龙江两大干流及12条主要支流和大量泡沼湿地。1.地理位置⑴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处南岸,三江平原腹地,东经132。18732〃-134°7Z15〃,北纬47。25z47〃—48°17,20〃。辖区东与抚远县接壤,南与富锦市为邻,西临松花江与绥滨县相连,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相望。同江市经济地理位置处于东北亚地区中、日、俄、韩经济核心地带,是我国沿边开放带上重要的国际口岸城市。边境线长170公里,辖区总积6,300平方公里,辖5镇5乡、6个国营农场,总人口21万。辖区内耕地面积570万亩,其中市属耕地面积220万亩,主要农作

5、物有大豆、水稻和玉米。(2)同江市街津口乡位于市区东北45公里处,三面环山,西邻黑龙江畔,属完达山余脉山区。海拔高度45-600米之间,是全国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的聚居地。全乡现有六个行政村,1个国营林场和一支边防部队,总面积284.8平方西临松花江与绥滨县相连,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相望。同江市经济地理位置处于东北亚地区中、日、俄、韩经济核心地带,是我国沿边开放带上重要的国际口岸城市。边境线长170公里,辖区总积6,300平方公里,辖5镇5乡、6个国营农场,总人口21万。辖区内耕地面积570万亩,其中市属耕地面积220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大豆、水稻

6、和玉米。(2)同江市街津口乡位于市区东北45公里处,三面环山,西邻黑龙江畔,属完达山余脉山区。海拔高度45-600米之间,是全国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的聚居地。全乡现有六个行政村,1个国营林场和一支边防部队,总面积284.8平方公里,人口3420人,受山洪威胁的村屯有两个一卫明村、卫华村。从地形来看,地貌特征可划分为侵蚀低山丘陵地、剥蚀堆积漫岗台地、堆积河滩地和山间河谷地等地貌类型。1.气候、水文同江市位于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差别明显。冬季严寒漫长,多西北风,气候干燥。夏季短暂,温热多雨,多偏南风,雨水集中,气候较为湿润。春、秋季节由于冬夏季

7、风交替,气候多变,多大风天气。据同江市气象局多年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5€,年内温差较大,7月最热,平均气温21.9°C,极端最高气温37.7°C,一月最冷,平均气温-21.5°C,极端最低气温-40.8°C.年平均日照实数2585小时,,无霜期平均136天,最短为118天,初霜出现在九月下旬至十月初,全年冻结期250天左右,冻土最大深度2.20米。多年平均降雨量544mm左右,降雨年际变化较大,且有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交替现象。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以上,最大降雨量出现在1971年达759.3mm。多年平均

8、蒸发量为665mm左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