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品康教授运用对药治疗痤疮经验总结

魏品康教授运用对药治疗痤疮经验总结

ID:46858784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魏品康教授运用对药治疗痤疮经验总结_第1页
魏品康教授运用对药治疗痤疮经验总结_第2页
魏品康教授运用对药治疗痤疮经验总结_第3页
魏品康教授运用对药治疗痤疮经验总结_第4页
魏品康教授运用对药治疗痤疮经验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魏品康教授运用对药治疗痤疮经验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魏品康教授运用对药治疗座疮经验总结魏品康教授运用对药治疗座疮经验总结魏品康教授出身中医世家,从医四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在药物的运用方面颇有心得,擅长使用“对药”,屡验屡效。笔者有幸侍诊于侧,获益良多,本文就苴应用对药治疗痙疮的部分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座疮属中医学“肺风”、“粉刺”范畴,是青春期和成年期多发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颜面部及胸背部,多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瘢痕等,系临床常见病之一[1]。魏师认为痊疮发病有缓急之分、男女之别,阴阳失衡、气血不和是其形成的病理基础,而肝肾功能失调则是引起机体气血阴阳变化的根本。女

2、子发病常责之于肝,因女性“肝血常虚”,肝血虚则面部肌肤无所濡养,脉管不得充盈,血流运行无力,日久又可致瘀化热,结于面部则发为座疮,症见头晕乏力,面色无华,经量少、颜色淡、经期短,久病者可见舌面瘀斑、月经夹杂血块、颜色暗红等症状,治宜补血活血,以四物汤加减。男子发病常责之于肾,肝肾阴阳,息息相通,有“肝肾同源”之说,青年男子常有相火偏亢,加之学习工作繁忙耗伤肝阴引起肾阴不足,两者皆可使虚火上炎熏蒸面部,烘灼脉络致脂络不畅,壅堵毛孔而成座疮,症见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红少津等症状,治宜滋阴清热,以六味地黄汤加减。如因情志不舒或嗜食肥甘厚腻煎炸之品而发病者,当审证求

3、因,另作他论。2常用对药2.1金银花-连翘:金银花味甘,性寒,入肺、心、胃经,功能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为内外痈肿之要药,解毒祛脓,泻中有补”,有“疮家主类”之誉;连翘味苦,性微寒,入肺、心、小肠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El华了本草》言其:“通小肠,排脓。治疮舟,止痛,通月经”,有“疮家圣药”之称。两者合用出自《温病条辨》Z银翘散,原用于治疗温病初发及某些热性传染病初发诸症。此处用意有所不同:①金银花可使疮疡脓成者溃,未成者散。《木草纲冃》云“…诸痛痒疮,皆属心火…”,连翘可引心火从下焦而去,故合用时治疮疗效倍增;②金银花气味芳香,质性轻扬,连翘虽能清三

4、焦热毒,但更擅长走上焦清肺心Z热,两药皆为轻扬上浮之品,更利于宣发头面热毒;③金银花清气分之热,解血分之毒,连翘清气凉血,清热解毒,伍用能使气血流通,疏散十二经Z气滞血凝,故可消肿散结。魏师常于座疮属“阳证”患者应用此药对,病势轻者单用,病势重者联用,用量常可加至30go2.2浮萍-蝉蜕:浮萍味辛,性寒,入肺经,功能宣散风热,透疹利尿。蝉蜕味甘,性寒,入肺、肝经,功能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此对药常用于治疗座疮局部隐隐淡红、起皮屑或伴搔痒等风热致病患者,浮萍入肺经,开毛窍而发汗解表,又可利水消肿,使邪从小便而去,蝉蜕亦是轻浮Z品,走于皮肤勝理Z间善于疏散

5、风热。此处用浮萍-蝉蜕治疗风热所致的座疮初期患者,一则宣发肺气,二则通利小便,使外邪从汗、尿二路散去,邪去则疹消痒止诸症自除。若病势进展,座疮局部颜色深红伴触痛明显者,不宜再用。2.3蒲公英-紫花地丁:蒲公英,乂名黄花地丁,味苦、甘,性寒,入肝、胃经,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痈,利胆祛湿。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入心、肝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此药对常用于治疗座疮局部皮肤红肿、触痛明显等热毒较盛者,使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力增强,病重者若发为疔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者也可与野菊花、龙葵等联用,即《医宗金鉴》之五味消毒饮。蒲公英是魏师喜欢用的药物,常用于治疗胃炎[

6、2]、肠炎等化脓性炎症类疾病,座疮局部皮肤红肿、触痛明显也是炎症的表现,故亦可应用。野菊花、龙葵等苦寒药物虽有清热解毒之功,却无蒲公英之消痈散结之力,再加•味紫花地丁以泻心肝之火,二者配合应用相得益彰,可使局部痈疮得以消散,热毒得以清解,临证用量亦可加至30go2.4天花粉-浙贝母:天花粉是葫芦科植物枯楼的干燥根,其味廿,性微苦,功能清热生津,消肿排脓。贝母由于产地不同,有川贝母与浙贝母之分。川贝味苦、甘,性微寒,润肺止咳力强;浙贝味苦,性寒,功能清热化痰,开郁散结,此处用浙贝母是取其散结Z功。此对药常用于治疗座疮局部脓头尚未破溃或不见脓头而触Z绵软呈结节状者

7、,魏师喜用天花粉,因其养阴生津而不滋腻,用在此处取其清热泻火、消痈排脓Z功,如《大明本草》所言能“消肿毒、乳痈、发背、痔漏疮疗,排脓生肌长肉,消仆损瘀血”,浙贝母主要取其善于散结,二者伍用,一排一散,既可使成脓去,乂可令结节消。所谓不见脓头触之绵软,指座疮初起脓尚未完全形成,不可过早应用排脓峻剂,否则不易使脓毒消散干净。2.5穿山甲-皂角刺: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功能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皂角刺味辛,性温,入肝、胃经,功能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穿山甲-皂角朿I」、天花粉-浙贝母的用法皆可见于《校注妇人良方》之仙方活命饮,前者常用于治疗痙疮局部脓头突起❷痛或

8、不见脓头触Z坚硬呈结节状者。穿山甲性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