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疾病的检查方法

鱼类疾病的检查方法

ID:46860240

大小:6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8

鱼类疾病的检查方法_第1页
鱼类疾病的检查方法_第2页
鱼类疾病的检查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鱼类疾病的检查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鱼类疾病的检査方法在渔业牛产上,鱼病的防治是一项基本工作,它的前提就是鱼病的检查和诊断。本文简单介绍了在鱼病检查工作中的注意爭项、技术手段和检查步骤,以期对业者有所帮助。一、检查病鱼应注意的事项1、供作检查诊断用的鱼,要用活鲜的或刚死不久的,否则会因鱼死过久,病原体离开鱼体或死亡,从而无法鉴别。同时,有许多病状,在活的或刚死的鱼体上是很明显的,死了过久的鱼,其组织、器官腐烂变质,原來所表现的病状已无法辨别。2、检查病鱼过程中要保持体表湿润,因为体表干燥,病原体会很快死去甚至崩解。有些病状,也会因干燥而变得不明显,难于辨认。3、在检查解剖过程中,所分离的器官应保持其完整性,分开放置,并保持其

2、湿润,防止于燥。同时还要避免各器官间病原体的相互污染。4、对于不能肯定的病变标本或病原体,应留下标本,以备口后进一步研究。二、检查鱼病时采用的技术手段1、肉眼检查法:病原体寄牛在鱼体后往往会呈现出一定的病理变化,有时症状很清楚,用肉眼就可诊断。例如水霉、大型的原生动物和甲壳动物等。2、显微镜检查法(镜检法)对于没有明显病状的疾病,以及症状明显,但凭肉眼判断不出病原体的疾病需要用显微镜检查,检查方法有两种。(1)玻片压展法:用两片厚度约3-4mm,大小约6x12cm的玻片,先将要检查的器官或组织的一部分;或从体表刮下的粘液;或从肠管里取出的内含物等,放在其中的一片玻片上,滴加适量的清水或食盐

3、水(体外器官或粘液用清水,体内器官、组织或内含物用0.65%食盐水),用另一片玻片将它压成透明的薄层,即可放在解剖镜或低倍显微镜下检查,如发现病原体或某些可疑的病状,仔细用银了或解剖针、微吸管,将具从薄层屮取出來,放在盛有清水或食盐水的培养皿里,待以后进一步加以观察和处理。(2)载玻片压展法:方法是用小剪刀或银子取出一小块组织或一小滴内含物置于载玻片上,滴加一小滴水或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轻轻的压平后,先在低倍显微镜卜•检查,发现寄生虫或可疑现象时,再用高倍显微镜仔细检查。三、检查步骤检查病鱼一定要按/顷序进行,以免遗漏。总的顺序是先体外,后体内。各器官也要按一定顺序进行。通常/顷序是:粘

4、液、鳍、鼻腔、血液、鲤、口腔、脂肪组织、消化管(包括胃、肠和盲囊)、肝、脾、胆囊、心脏、鳏、肾、膀胱、性腺、眼、脑、脊髓、肌肉。常见的鱼病大都发生在体表、鲍和肠道三个部位,故在实际诊断上,以上三者是检查的重点。1、体表粘液将鱼放在解剖盘里,首先观察其体色等情况,并注意皮肤是否擦伤或腐烂;是否长了水霉;有无发炎、充血或出血;鳍条是否蛀烂;有没有锚头鳗、虱等寄生虫以及白色小点状的小瓜虫囊泡或口色的粘抱了虫抱囊等。在鱼类体表除肉眼可能见到的病症和病原体外,往往还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寄生虫,如口丝虫、隐鞭虫、车轮虫、三代虫等,这些病原必须用镜检才能观察清楚,检查方法是用解剖刀或弯头锻子刮取体表粘液,

5、置于载玻片上,加上一、二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即可进行镜检。2、fig鲤是特別容易被病原体寄生的器官,粘菌、水霉、鲤霉、各类原生动物、单殖类、复殖类囊蝴、软体动物的幼虫、甲壳类等,在鲍上都可能找到。第一步,肉眼检查。观察勰丝色泽,粘液的多少,冇无充血,发白、肥肿;有无污泥、是否腐烂,鲍盖是否完整;有无肉眼可见的口色他囊以及大型的寄生虫等。第二步,检查鲍组织。将左右两边的鲍完整取出,分开放在培养皿里,用小剪刀取一小片鲍组织,放在载玻片上,加少量清水,盖上盖玻片,在镜下检查。取鲤丝检查时,最好从每边鲤的笫一片鲤片接近两端的位置剪取一小块,因为这个地方寄生虫较集中。每边鲤至少要检查两次。鳗、備还要

6、检查鲤耙。笫三步,检查鲍上的粘液。将鲍上的粘液刮下,用清水稀释,在镜下观察。3、肠道检查肠道时,第一步,剔除肠外壁脂肪组织,将肠管拉直。第二步,用肉眼观察,肠外壁如有许多小口点,通常是粘抱子虫的Mo笫三步,分别在肠道的前、屮、后段各剪开一个小口,用小银子从小口取出一些内含物放在载玻片上,加一小滴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卜•检查病原生物。每段肠道要同时检查两次。第四步,用剪刀小心地把整条肠道剪开(注意不耍把肠道内可能存在的人型寄生虫剪断),把肠的内含物都刮下來,放在培养皿中,加入生理盐水稀释并搅匀,在解剖镜下检查。笫五步,检查肠内壁有无小白点、有无溃烂、有无发红、发紫或白色的瘤状物。(

7、信息来源:屮国渔业网木信息未经证实,仅供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