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戰略與競爭優勢模型構建及案例分析

整合戰略與競爭優勢模型構建及案例分析

ID:46860666

大小:6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8

整合戰略與競爭優勢模型構建及案例分析_第1页
整合戰略與競爭優勢模型構建及案例分析_第2页
整合戰略與競爭優勢模型構建及案例分析_第3页
整合戰略與競爭優勢模型構建及案例分析_第4页
整合戰略與競爭優勢模型構建及案例分析_第5页
整合戰略與競爭優勢模型構建及案例分析_第6页
整合戰略與競爭優勢模型構建及案例分析_第7页
整合戰略與競爭優勢模型構建及案例分析_第8页
整合戰略與競爭優勢模型構建及案例分析_第9页
整合戰略與競爭優勢模型構建及案例分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整合戰略與競爭優勢模型構建及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整合戰略與競爭優勢模型構建及案例分析♦中圖分類號:F270文獻標識碼:A內容摘要:本文在對相關理論進行回顧的基礎上,提出瞭企業整合戰略與競爭優勢模型。在全球化和經濟轉型的背景下,某些行業的特征表現為產業成長期,企業可實施橫向和縱向整合戰略,實現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降低交易成本,在此基礎上企業要有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能利用國傢特定優勢對企業資源進行整合以形成企業特定優勢。文章以上海寶鋼為例,討論瞭其競爭優勢的形成路徑關鍵詞:整合戰略競爭優勢橫向整合縱向整合寶鋼加入WTO之後,隨著市場的進一步規范化和全球化,中國企業面臨著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上的激

2、烈競爭。國內市場上,跨國企業開始轉變自己的戰略,由直接投資轉向兼並和收購,中國企業似乎無力還擊;際市場上,由於市場占有率較低,中國企業也表現出較弱的競爭力。從整合的視角來看,面對國內外市場上的雙重競爭壓力,中企業實施橫縱向整合戰略,是新形勢下構建競爭優勢、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有效路徑理論綜述(一)競爭優勢競爭優勢理論經歷瞭古典綜合論、競爭優勢外生論、競爭優勢內生論和動態綜合論四個發展階段(陸淳鴻,2007)o競爭優勢內生論以企業的內部資源為根基,采用資源戰略的原則,企業通過積累與配置異質的、不完全流動的資源來創造和保持競爭優勢。以資源為基礎的戰略

3、觀可追溯到Penrose(1959)的貢獻,他在其經典著作《TheTheoryoftheGrowthoftheFirm》中認為,一個企業能否獲得高於平均收益水平的投資收益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的內部特點。RichardRumelt在1982年的實證研究中發現,最重要的超額利潤源泉是企業內部資源的特殊性。1984年,BirgerWernerflet《企業資源基礎論》一文的發表,標志著企業理論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即以資源為基礎的競爭優勢理論階段。1995年,美國管理學者Barney在其之前提出的“企業資源是異質的”和“這些異質資源是不可流動

4、的”兩個假設的基礎上,建立瞭新的分析框架,即企業要想獲得並維持競爭優勢,其資源必須具備價值性、稀缺性、不完全可模仿性和不完全可替代性等四個特性。本文基於競爭優勢內生論的觀點,認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源動力是企業的資源和能力(二)規模經濟與范經濟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一書中提出的大規模生產的好處,成為新古典經濟學談論規模經濟理論的主要依據。英國的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將規模經濟解釋為大工業規模生產的節約,是指工廠或企業規模與產品最低成本之間的關系,當產量增加時,產品平均成本將降低,這種降低叫做“規模經濟”。內有的學者撰文指出,規模經濟是指工廠或企業隨

5、著生產和經營規模的擴大,其單位產品成本不斷降低,收益遞增的一種趨勢JohnC・Panzer,RobertD.WilligandWilliamE.Baumol(1981)等最早提出瞭范圍經濟(EconomiesofScope)這一概念。他們認為,當兩個或多個產品生產線聯合在一個企業中生產,比把它們獨立分散在隻生產一種產品的不同企業中更節約時,就存在范經濟。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范圍經濟是指企業生產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而引起的單位成本的降低,或由此而產生的節約。對於在多個行業或產品市場上經營的公司來說,范圍經濟能節約成本,它通過將資源和競爭能力從一

6、項業務傳遞到另一項新的業務來實現(Porter,1985)(三)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引起人們的廣泛關註,其研究始於康芒斯在《制度經濟學M1934)中提出的''交易是制度經濟學分析的最小單位”。而後,科斯在1937年寫的《企業的成本》一書中,首次提出瞭交易成本的概念。科斯認為交易成本是“所有發現而產生的相對價格的成本”、“市場上發生的每一筆交易的談判和簽約的費用”以及利用價格機制存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科斯理論中提出的交易成本包括三個部分:搜尋和信息獲取成本、討價還價成本、履約成本(Coase,1937)oDahlman(1979)則將交易成本分為搜

7、尋信息的成本、協商與決策成本、契約成本、監督成本、執行成本與轉換成本。1985年威廉姆森(W订liamson)進一步將交易成本加以整理區分為事前與事後兩大類整合戰略與競爭優勢模型構建在全球化和經濟轉型背景下,企業必須通過橫向與縱向整合戰略,發揮中國所特有的國傢優勢,建立企業的特定優勢,以在國內與國外兩個市場上進行有效的動態競爭。企業通過橫縱向整合可以實現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降低交易成本,並且產業特征(產業成長期)和資源整合能力是企業建立競爭優勢的調節變量。本文建立的整合戰略與競爭優勢模型如1所示(一)整合戰略及競爭優勢橫向整合(Horizon

8、talIntegration),也稱橫向一體化,是指把在生產一營銷鏈上處於同一個階段的單位結合起來形成一個集團即公司在價值鏈的同一層面上獲取、整合經營業務。縱向整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