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激励培训

员工激励培训

ID:46861518

大小:536.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1-28

员工激励培训_第1页
员工激励培训_第2页
员工激励培训_第3页
员工激励培训_第4页
员工激励培训_第5页
资源描述:

《员工激励培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5章员工培训开发与职业发展学习目标:掌握员工激励的概念、种类掌握员工激励的方法和技巧熟悉员工激励的理论基础了解员工激励的原则计划学时:2学时员工激励、动机水平、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效价主要内容6.1员工激励概述6.2吉利的理论基础6.3员工激励的方法与技巧6.1员工激励概述6.1.1员工激励的概念1、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也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划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的实现组织及其成员

2、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理解:1)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要2)科学的激励工作需要奖励合惩罚并举3)激励贯穿于企业员工工作的全过程4)信息沟通贯穿与激励工作的事哦5)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同时,也能让组织成员实现其个人目标6.1员工激励概述2、激励过程3、激励的种类1)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2)正激励和负激励——奖励、惩罚3)内激励和外激励——内在诱导、外部约束需要外部刺激动机行为目标满意程度强化动力6.1员工激励概述6.1.2员工激励的基本原则1、组织和个人目标结合原则2、物质激励和精神激

3、励相结合的原则3、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4、合理性原则——措施适度、奖惩公平5、公开、公平、公正原则6、时效性原则7、引导性原则——外激励转化为内激励8、按需激励原则6.1员工激励概述6.1.3员工激励的作用1、吸引优秀人才到企业来2、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进在职员工共充分发挥其才能和智慧3、留住优秀人才4、早就良性的竞争环境6.1.4工作积极性阶段的划分——激励就是要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向更高的层次:1、参与阶段——出工2、出力阶段——出力3、尽职阶段——出成果4、主动阶段——出点子6.2激励的理论基

4、础6.2.1内容性激励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上五个层次的需要是呈金字塔形从低到高的排列。(1)不同层次的需要可同时并存,但只有低一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较高层次需要才发挥对人行为的推动作用。(2)在同一时期内同时存在的几种需要中,总有一种需要占主导、支配地位,人的行为主要受这种需要的驱使。(3)任何一种满足了的低层次需要并不因为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只是不再成为主要激励力量。自我实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尊重安全生理社交6.2激励的理论基础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让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

5、,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满足——激励不能满足——正常工作保健因素——让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属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工作关系方面的因素不能满足——非常不满满足——正常工作6.2激励的理论基础双因素理论对管理实践的借鉴意义:1)管理者要善于区分两类因素。2)提出了强调员工积极性的新途径——工作本身产生的激励作用。3)可以用来指导“报酬”非发放——不能让二者错位。6.2激励的理论基础3、克雷顿·奥尔德佛ERG理论奥尔德佛在马斯洛的基础上,认为人们存在三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相互关系(

6、Relatedness)、成长(Growth)。1)生存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2)相互关系需要——归属需要和部分尊重需要3)成长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ERG理论认为:1)各类需要可以同时起作用,这与需要层次理论认为的刚性需求是不同的。2)“受挫——回归”思想——更高等级的需要受挫时,作为补偿或替代,较低层次需求会增强。而马斯洛认为停留,指导满足为止。6.2激励的理论基础4、麦克莱兰的三种需要理论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麦克莱兰认为,人在生存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最主要的需要有三种:1)权力需

7、要——影响和控制他人,但不受他人控制的一种欲望。个人、社会权力2)归属需要——人们寻求建立友好和亲密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3)成就需要——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内驱力。可以通过心理测试(投射测试)来确定人的需要类型。6.2激励的理论基础三种需要理论的应用价值:1)首先指导一个人的需要动机,对工作安排和人员选拔有重要意义。2)了解不同的员工需要,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3)麦克莱兰认为成就动机是可以训练和激发的,所以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员工的成就动机,以提高生产率。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需要时不同的!!!6.2激

8、励的理论基础6.2.2过程型激励理论1、佛鲁姆的期望理论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P1、P2)激发力量:一个人受到激励后积极性的高低和持久程度。效价:员工主观判断激励物的价值,与激励物本身价值没有必然关系。期望值:员工通过过去经验,对未来一种可能性的判断——P1——员工通过努力完成工作的可能性大小。P2——员工通过努力完成工作后,组织兑现承诺的可能性大小。6.2激励的理论基础激发力量要大,要求效价、P1、P2要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