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技术方案试行)

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技术方案试行)

ID:46866383

大小:5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8

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技术方案试行)_第1页
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技术方案试行)_第2页
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技术方案试行)_第3页
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技术方案试行)_第4页
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技术方案试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技术方案试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技术方案(试行)【文号】卫办疾控发[2008144号卫生部办公厅文件卫办疾控发[2008144号一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什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卫生厅:为规范包虫病外科治疗工作,根据财政部、卫生部下发的《2007年包虫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财社(2007)235号,附件3-3),我部组织专家制定了《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技术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

2、行中存在的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二OO八年三月十七日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技术方案(试行)一、包虫病的诊断(一)诊断标准。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有在流行区居住、工作、旅游或狩猎史,或有与犬、牛、羊等家养动物或狐、狼等野生动物接触史:在非流行区有从爭对來自流行区的家畜运输、宰杀、畜产品和皮毛产品加工等接触史。2.B超检查、X线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包虫病的特征性影像;或发现占位性病变,并査出包虫病相关的特异性抗体或循环抗原或免疫复合物;或病原学检査发现棘球蝴囊壁、子囊、原头肖或头钩。3.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肝、肺等器官

3、的占位性疾病。(二)分型。1.囊型包虫病B超影像学分型(1)诞型病灶(CL型):囊壁不淸晰,含回声均匀内容物,一般呈圆型或椭圆型。(2)单囊型(1型):棘球黝囊内充满水样粪液,呈现圆形或卵圆形的液性暗区。由于棘球坳囊壁与肝组织的密度羌别较大,故呈现界限分明的囊壁。本病的特界性影像为其内、外囊壁间冇潜在的间隙界而,可出现“双壁征”。B超显示棘球蝴囊后壁呈明显増强效应,用探头震动囊肿时,徃暗区内可见浮动的小光点,称为“囊沙”特征性影像。(3)多子囊型(I[型):在母囊暗区内可呈现多个较小的球形暗影及光环,形成“囊屮囊”特征性影像。B超显示花瓣形分隔的“年轮征”或

4、者“蜂房征”。(4)内囊破裂型(III型):内囊破裂后,囊液进入内、外囊壁间,出现“套囊征”;若部分囊壁由外囊壁脱落,则显示'‘夭幕征”,继之蝕壁塌瘪,收缩内陷,卷Illi皱折,漂游于蝕液中,出现“飘带征”。(5)实变型(IV型):棘球恸族逐渐退化衰亡,囊液吸收,瓏壁折叠收缩,继Z坏死溶解呈干酪样变,B超显示密度强弱相间的“脑回征”。(6)钙化型(V型):包虫病病程长,其外囊肥厚粗糙并冇钙盐沉着,哄至完全钙化。B超显示棘球蝴囊密度增高而不均匀,喪罹呈絮状肥厚,并伴宽大声影及侧储声影。1.泡型包虫病分型(1)泡型包山病B超影像学分型%1浸润型:B超显示肝脏増人

5、,探及低密度与高密度共存的冋声光团,周围边界模糊,后方声束衰减。%1病灶钙化型:多房棘球勉在侵蚀肝组织的过程中发生钙盐沉积,早期即出现点状钙化颗粒,随着病程延长,钙化颗粒融合成絮状或不规则的大片钙化灶。B超显示在肝内探及低屮密度占位病变,内有散在钙化点或不规整的大片钙化强回声光团伴声影。%1病灶液化空洞型:多房棘球蝴增殖成巨块病灶,其中心部凶缺血坏死,液化成胶冻状,形成形态不规整的坏死液化空腔。B超显示在不均质强冋声光团内出现形态不规则、无冋声的人块液性暗区,后方回声增强,呈“空腔征”。(2)泡型包虫病PNM分型内容病变程度原发病灶P。肝脏无可见病灶P.周围

6、病灶,无肝段血管和胆道累及P2中央病灶,局限在半肝内,有血管和胆道累及黄疸P3中央病灶侵及左右肝脏,并育肝门部血管和胆道累及P4病灶累及全肝邻近器官累及No无邻近器官,组织累及M有邻近器官,组织累及转移病灶Mo无远处转移Mi有远处转移(%1)鉴别诊断。1.肝囊型包虫病的鉴别诊断(1)肝囊肿:影像学检查显示囊壁较薄,无“双层壁”囊的特征,包虫病免疫学检查阴性。(2)细菌性肝脓肿:无棘球坳囊的特征性影像,CT检查可见其脓肿壁外周有低密度水肿带;全身中毒症状较重,白细胞数明显升高;包虫病免疫学检查阴性。(3)右侧肾盂积水和胆囊积液:无棘球蝴囊特征影像,包虫病免疫学

7、检查阴性。2.肝泡型包虫病的鉴别诊断(1)肝癌:病变发展速度快,病程相对短。典型的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周边多为“富血供区”:肝泡熨包虫病病灶周边则为“贫血供区”,病变的实变区和液化区并存,而且病灶生长相对缓慢,病程较长。借助甲胎蛋白(AFP)和肿瘤相关生化检测,以及包虫病免疫学检杳可有效地莽别。(2)肝囊性病变:包括先天性肝囊肿和肝囊型包虫病,若肝泡型包虫病伴巨大液化坏死腔,亦可误诊为肝囊肿,茯至肝囊型包虫病。肝泡型包虫病在影像学除了显示液化腔隙外,B超显示其周边形态为不规则室腔壁高回声或“地图征”,先天性肝囊肿的囊壁较薄,周边呈正常肝组织影像。应用泡型包虫病

8、特异性抗原可鉴别肝囊型包虫病和肝泡型包虫病。二、外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