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基础练习

寡人之于国基础练习

ID:46869455

大小:5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8

寡人之于国基础练习_第1页
寡人之于国基础练习_第2页
寡人之于国基础练习_第3页
寡人之于国基础练习_第4页
寡人之于国基础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基础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数(小)罟B.孝悌⑴)C.狗彘(加)衣帛(b6)湾(kud)池饿孳㈣鸡豚(怕n)畜(chti)养2下面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弃甲曳(就)兵养生丧(sdng)死庠(xidng)序之教请以战喻(yd))C.涂有饿苹而不知发B.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D.申之以孝悌之义A.河内凶(有战乱)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3.下列加黑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4.下面的加黑的字意义

2、不同的一组是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春心莫共花争发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C.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D.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5.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一项是()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②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⑦斯天下之民至焉移其粟于河内A.⑤⑦⑧B.①③⑤C.③⑥⑧D.②④⑤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填然鼓之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7.下列句

3、子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D.弃甲曳兵而走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是()B.夫晋,何厌之有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8.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孟子的“仁政”措施的是()①养生丧死无憾②不违农时③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⑤9.下列句中加黑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斧斤以时入山林②申之以孝悌之义③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④斯天下之民至焉A.①与②相同

4、,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10・对下面两句话翻译全正确的一项是()(1)鸡豚狗彘之畜(2)养生丧死无憾A.(1)鸡豚狗彘等牲畜(2)(百姓)能供养活人,能为死人办丧事,没有遗憾。B.(1)鸡豚狗彘的畜养(2)(百姓)能供养活人,能为死人办丧事,没有遗憾。C・(1)鸡豚狗彘畜养(2)(百姓)对活着的人和死的人,没有遗憾。D・(1)鸡豚狗彘等牲畜(2)(百姓)对活着的人和死的人,没有遗憾11・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尽心焉耳矣——总算尽了心啦B.请以战喻——

5、请让我用打仗来作说明C・直不百步耳——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D.斧斤以时入山林——斧头按时进入山林12・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寡人之民不加多B.谨庠序之教C.是寡人之过也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3.选出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A.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A.寡人之于国也B.移其粟于河内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5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直不百步耳。译:只是没有逃跑

6、一百步罢了。B.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五十步然后停下来。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译:这怎么能对刺伤人之后而致人于死地感到奇怪呢?D.未之有也。译:没有这样的事情啊。16・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A.七十者衣帛食肉。B.填然鼓之C・王无罪岁。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河内凶,则

7、移其民于河东••••1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树之以桑A.王好战,请以战喻B.以五十步笑百步••B.斧金以时入山林D.申之以孝悌之义••19.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是亦走也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C.噫!微斯人,吾谁与归?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孔倔(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B.孟子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

8、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C.《孟子》共七篇,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A.南宋时,朱熹把《孟子》与《礼记》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