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

ID:46873288

大小:10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28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_第1页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_第2页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_第3页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_第4页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第一节血常规检查_、白细胞计数(WBC)(_)简述参考范闱:成人末梢血(4.0〜10.0)X109/L成人静脉血(3.5〜10.0)X10'7L新生儿(15.0〜20.0)X107L6个月〜2岁儿童(5.0〜12.0)X107L(二)临床意义1.减少(1)疾病主耍见于流行性感冒、麻疹、脾功能亢进等疾病。(2)用药应用磺胺药、解热镇痛药等。(3)特殊感染如革兰阴性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等。(4)其他放射线、化学品(苯及其衍生物)等的影响。2.白细胞增多(1)牛理性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饮酒、餐后等。新生儿及婴儿

2、明显高丁成人'一(2)病理性各种细傭感染、慢性门血病、恶性肿瘤、尿帝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有机磷农商、催眠药等化学药的急性屮毒。二、白细胞分类计数(DC)2008A参考范围:屮性粒细胞0.50〜0.70(50%〜70%)嗜酸性粒细胞0.01〜0.05(1%〜5%)嗜碱性粒细胞0〜0.01(0%〜1%)淋巴细胞0.20〜0.40(20%〜40%)单核细胞0.03〜0.08(3%〜8%)(一)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为血液中的主要吞噬细胞。1.增多(1)急性、化脓性感染局部感染(脓肿、疗j肿、扁桃体炎、阑尾炎、中耳炎等);全身感染(肺炎、丹毒、败血症、猩红热、白喉、急

3、性风湿热)。轻度感染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可増多:中度感染>10.0X107L垂度感染可>20.0X10九,并伴明显的核左移。(2)中毒尿毒症、糖球病酮症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早期汞中毒、铅中毒;或催眠药、有机磷中毒。(3)出血和其他疾病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手术后、恶性肿瘤、粒细胞白血病、严重纽•织损伤、心肌梗死和血管栓塞等。2.减少(1)疾病伤寒、副伤寒、疟疾、过敏性休克等;(2)中毒重金属或有机物中毒、放射线损伤。(3)用药抗肿瘤药、苯二氮(卄卓)类氛静药、磺酰腺类促胰阳索分泌剂、抗癫痫药、抗真菌药、抗病毒病、抗粘:神病药、部分非帑体抗炎药等有可能引起中性

4、粒细胞减少。(二)嗜酸性粒细胞1.增多(1)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尊麻疹、药物性皮疹等。(2)皮丿扶病与寄生虫病(3)血液病慢性粒细胞性口血病、嗜酸性粒细胞性口血病等。(4)用药应用罗沙替丁、咪达普利,或头他拉定、头他氨节、头他咲辛钠、头他哌酮等抗牛素。2.减少(1)疾病或创伤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烧伤等。(2)用药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坎地沙坦、甲基多巴等。(三)嗜碱性粒细胞1.增多(1)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2)创伤及中毒脾切除术后,铅中毒、钮中毒以及注射疫苗后也可见增多。2.减少(1)疾病速发性过敏反应如尊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5、。(2)用药见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过量及应激反应。(四)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其临床意义如下。1•增多(1)传染病(2)血液病(3)其他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时。2.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丁•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氏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或接触放射线等。此外,发生各种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时,淋巴细胞相对减少。(五)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増多可见于:(1)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如结核、伤寒、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疟疾、黑热病。(2)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3)其他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三、红细胞计数(RBC)(-)简述红细胞能

6、在携带和释放氧气和运输二氧化碳,协同调节维持酸碱平衡和免疫黏附作用。免疫黏附作用可増强吞噬性白细胞对微生物的吞噬作用,消除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防止复合物在易感区域形成可能有害的沉淀物。参考范围:男性(4.09〜5.74)X10「7L女性(3.68〜5.74)X10"/L新生儿(6.0〜7.0)XIO'VL儿童(4.0〜4.5)X107L(二)临床意义1.增多(1)相对性增多呕吐、腹泻、排汗过多、休克、多汗、大血积烧伤,由丁-大址失水,血浆址减少,血液浓缩。(2)绝对性增多%1生理性増多如机体缺氧和高原生活、胎儿、新生儿、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骨翹释放红细胞速度加

7、快等;%1病理代偿性和继发性增多,继发于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山病和肿瘤(肾癌等)患者;%1真性红细胞增多,为原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功能亢进,红细胞计数可达(7.0-12.0)X10l2/Lo2.减少(1)造血物质缺乏由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引起。(2)骨髄造血功能低下多种理化因索所致再障、白血病、癌症骨转移等。(3)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先天失血或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急慢性失血性贫血、出血等。(4)继发性贫血如各种炎症、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病。四、血红蛋白(Hb)(一)简述血红蛋白常被称为“血色素”,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和运出二氧化碳。参考范围:男性1

8、31〜172g/l.女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