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整理

公共基础整理

ID:46887046

大小:4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8

公共基础整理_第1页
公共基础整理_第2页
公共基础整理_第3页
公共基础整理_第4页
公共基础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一部重要文件。1954,1975,1978,1982四部宪法,1988年4月12日,1993年3月29日,1999年3月15日,2004年3月14日四次修改。修改程序: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最早的宪法是资产阶级宪法。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行政诉讼行政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是不对等的。抽象的行政行为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直接对象。行政处罚

2、以下七种: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1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2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行政处罚执行程序被处罚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之内,到制定银行缴纳罚款。行政复议申请可在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另行规定的除外

3、。受理:应于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人民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需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当事人不符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符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民法物权法十届人大五次会议2007年3月16日通过,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耕地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

4、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三十年至七十年。债权定金不超过主合同的20%专利权发明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限期限为10年。注册商标有效期10年。可续,每次续有效期10年。民事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特别诉讼时效期间一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权利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刑法主刑管制三月-两

5、年,拘役一月-六月,有期六月-十五年(死缓两年后可改为十五年-二十年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累犯一般累犯,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特殊累犯:危害国家安全缓刑1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是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不是累犯3必须是根据犯罪人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简单的说拘役二个月—年,有期一年-五年。减刑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无期不能少于十年。假释有期执行二分之一以上(考验期为剩余刑期),无期执行十年以上(考验期为十年)。时效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

6、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五年。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是十年。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十五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期限为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必须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贪污罪个人贪污5000元以上,最高刑死刑挪用公款罪数额较大,三个月未归还。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并于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5月1日实行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

7、小时。加班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女工四级体力,特殊时期三级体力,怀孕七月不得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自2008年5月1日起实施。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劳动真意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案。需延长的,期限不

8、得超过十五日。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一年不签订合同的,视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