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学生)

逻辑学(学生)

ID:46890163

大小:1.92 MB

页数:294页

时间:2019-11-28

逻辑学(学生)_第1页
逻辑学(学生)_第2页
逻辑学(学生)_第3页
逻辑学(学生)_第4页
逻辑学(学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逻辑学(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逻辑学主讲:金立目标一:通过对逻辑学知识的掌握,提升逻辑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三步曲:为什么做?——why做什么?——what怎么做?——how目标二:密切联系生活世界,将逻辑学理论通俗化,使理论教学与日常生活进行了结合,充分体现“三有”原则,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目标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激发学习的热情和激情,提升学生的逻辑素养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实现K模式到KAP模式的转换。K:知识(理论知识社会知识)A:态度(要我学→我要学要我听→我要听要我写→我要写要我想→我要想)P:实践(想写说)逻辑学教学内容简介第一章引论(1)第二章概念

2、(2)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4)第四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3)第五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1)第六章语用逻辑(一):语境与隐涵(1)第七章语用逻辑(二):预设与言语行为(1)第八章逻辑规律(1)第九章语用谬误(1)第一章引论1.1.1狭义逻辑的定义1.1逻辑的定义逻辑是有效推理的理论推理是从已知到未知的思维过程一个猜帽子的游戏有甲乙丙三人,同向站立。在三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主持人给三人各戴上一顶帽子:红帽或白帽。三人都知道有三顶红帽和两顶白帽。丙可看见甲和乙的帽子,乙可看见甲的帽子。主持人问丙是否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帽子,丙答不知道;又问乙是否知道,也答不知道

3、;问甲是否知道,甲答知道了,是——。甲是怎么知道的?他的推理过程是————。什么是有效推理?一个推理形式是有效的,当且仅当,对该推理形式中的变项所作的任一解释,都不会出现真前提而假结论。两个推理形式的实例(1)有些S不是P,所以,有些P不是S。(2)所有S都不是P,所以,所有P都不是S。A:都有效B:都无效C:(1)有效(2)无效D:(1)无效(2)有效试问:正确的应选哪一项?为什么?双重生命的推理扶贫更要扶智的推理1.1.2广义逻辑的定义逻辑是有效推理和有效交际的理论。有效交际就是正确的表达和理解,并且理解与表达相一致。1、正确反映说话者意图2、充分

4、考虑语境的各个因素。3、准确传递和把握确定的思想内容。4、预期语效与实际语效相吻合。一封电报有一次,客人要来杭州,行前发来一封电报。电报的内容是:(10)日(634)车来。火车的始发站是南昌,发车时间为:8点35分,到杭州的时间为:次日1点18分。试问:客人到杭的时间应为11日,还是10日?1.2几个基本概念1.2.1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的逻辑形式就是思维形式中的各部分思维内容相互之间的联结方式,或者说是,思维形式的结构。就是指从具体内容各不相同的命题、推理中抽取出来的一种共同的形式结构(公式),与数学有类似性。逻辑形式实例1(1)有些劳动产品是商品。(

5、2)有些天体是发光体。(3)有些S是P。(4)如果物体摩擦,那么物体发热。(5)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上湿。(6)如果p,那么q。逻辑形式实例2(7)如果物体摩擦,那么物体发热;物体没有发热,所以,物体没有摩擦。(8)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上湿;地不湿,所以,天没有下雨。(9)如果p,那么q;非q,所以,非p。逻辑常项与变项逻辑常项就是在逻辑形式中用以表示其中各个变项之间某种逻辑关系的语词或符号,是逻辑形式中的不变部分,即在同类逻辑形式中都存在的部分。逻辑变项,简称“变项”。逻辑变项是在各种逻辑形式中用以表示某种具体思想的符号,是逻辑形式中的可变部分,即可用以

6、表示任一具体思想内容的部分。1.2.2逻辑规律1、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必须是同一的。保持思维的确定性,违反这条规律的错误:混淆概念和转移论题公式:如果A那么A。矛盾律:矛盾律实际上是禁止矛盾律,或不矛盾律。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或者说,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是真的。矛盾律的公式是:并非(A而且非A)。排中律:保持思维的明确性,违反这条规律的错误:两不可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排中律的公式是:“A或者非A”

7、。2、逻辑规则。1.2.3逻辑方法逻辑方法就是人们在逻辑思维过程中,遵循和运用逻辑思维的规律、规则以运用概念、作出判断和进行推理的方法。在普通逻辑中,逻辑方法有概念的定义与划分,概括与限制,推理与论证的各种方法,以及寻求现象间因果联系的方法,等等。1.3学习逻辑的意义1.3.1逻辑的性质1、无阶级性,或者说全人类性。2、工具性。1.3.2逻辑的意义1、逻辑是获取新知识的工具。2、逻辑是正确表达和论证思想的工具。3、逻辑是识别谬误、驳斥诡辩的工具。“有角的”诡辩在古希腊,有一个“有角的”诡辩。这个诡辩是这样说的:“你没有失去的东西,还在你那里;你没有失去

8、角,所以,你有角。”试问:在这个诡辩中,诡辩家使用的诡辩手法是什么?要害在哪里?第一章练习题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