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凸透镜成象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象

ID:46890991

大小:7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8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象_第1页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象_第2页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象_第3页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象_第4页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说课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节—、教材分析本节选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是初中物理光学的巫要内容,凸透镜成像又是初二物理知识的重点,本节既是学习口透镜成像原理,又是进一步学习眼睛成像和照相机等仪器原理的基础,是一节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体的课。二、学生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牛已经知道了光的折射规律。但由于初二的学牛认知能力还比较低,对知识的归纳概括以及迁移能力还不强。所以要把折射规律和凸透镜成像联系起来述比较困难。对于凸透镜也仅仅知道它

2、叫放大镜,能把物体放大,但对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和放大实像他们是知Z甚少的。三、教学目标根据全面提高学牛索质的总体目标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牛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以及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2)知道凸透镜的光心、焦点、焦距和主光轴(3)通过探究性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学生自己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操作和总结实验规律,培养了学生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口透镜成像规

3、律的实验,冇意识的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介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冰透镜对准太阳光取火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口豪感的教育。四、重点和难点凸透镜対光线有会聚作用和它的成像规律是本节的重点。学生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五、教具准备1、不同焦距的凸透镜(f=5cm和f=10cm);光具座;蜡烛;光屏;平行光源。2、多媒体课件六、教学流程(%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出示手中的□透镜问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那些设备上还见过它?引导学生冋答出在照相机、投影仪上见过它。并告诉学生:“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很久以前就知道用

4、冰磨成它的样子来取火。”它的名字叫什么呢?叫凸透镜。同学们想知道有关凸透镜的知识吗?今天我们就來学习有关它的知识。[本节设计意图:贴近学生生活举例,从生活走向物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失时机地进行民族自豪感教冇](%1)学法指导,探究新知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实验桌上的凸透镜。组织观察、讨论分析得出凸透镜的形状特征。并板书: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利用多媒体投影课本图4-5-2(a)提问:我们知道了光的折射规律,那么光线穿过凸透镜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在光具座上演示:平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得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5、,所以它又叫会聚透镜。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演示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从而介绍几个相关名词:光心、焦点、焦距和主光轴。[木节设计1=1的:通过学生观察实物、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课件展示,使学生能直观的、快速的认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符合其认知规律。]2.捉出问题先让学生拿着凸透镜近距离的观察书上的字,学生会看到字被放大了,提问:通过凸透镜看到的物体都是放人的吗?然厉让学生拿着凸透镜慢慢的远离书上的字,或者观察远处的物体。通过以上观察得知:物休通过凸透镜发生了变化,远处的物体变小了,而且倒着。近处的物体只是被放大了,止

6、倒没有发牛变化。引导学牛思考:用同一个凸透镜观察不同的物体时,为什么有的大,有的小,有时倒,有时正呢?使学生进入探索的物理情景当屮O3.提出猜想猜猜看:这些现象与哪些因素有关?下面我们用实验去探究这一规律。4.制定实验计划利用多媒体介绍光具座,物体到透镜屮心的距离简称物距(u),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简称像距(v)提示:在使用光具座时,像的位置和光屏的位置是不同含义。只有当光屏上得到特别清晰的像,这时光屏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引导学牛看教材:课本75页捉示拦2、3了解实像和虚像的知识。让学生汇报设计的方案计划学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计划,让他们自己小组内讨论

7、决定使用哪一种方案。5.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要求:(1)不管用何种方案都耍做好记录:像的大小、像的止倒、物距、像距、物距与像距的关系。请学生开始自由实验,教师巡I叫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学生屮人致会出现三种情况:A、没有找到像;B、找到了放大或缩小的像;C、光屏上烛焰的轮廓不清晰,木不是像。对A种情况,老师稍加提示,使之转变成第二种情况。针对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像产生的误解,教师要明确的指出:有的同学找到的不是像,同学们也许会感觉疑惑,急于想知道口己找到的是不是像,老师这时再通过演示实验强调如何找像。指导实验:蜡烛放在距凸透镜两倍焦距(2f)处,你猜

8、会观察到什么样的像。(试试看)把凸透镜恰好放在距物体一倍焦距(f)处,乂会出现什么情况?(先猜,后试试)请学牛把实验中得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