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 综合题答题方法与技巧

高中地理必修3 综合题答题方法与技巧

ID:46901893

大小:173.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9

高中地理必修3 综合题答题方法与技巧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3 综合题答题方法与技巧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3 综合题答题方法与技巧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3 综合题答题方法与技巧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3 综合题答题方法与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3 综合题答题方法与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地理必修3综合题答题方法与技巧一、区域间的对比和分析[答题思路]此类试题考得较多的是两区域的发展条件对比,不必急于答题,首先应确定分析框架,然后从试题所提供的材料里寻找相关项目进行填充,若材料不够再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进行补充。1、自然条件的对比:①地理位置:一般主要答大致纬度,离海远近,是否有大河经过②气候:首先要答出气候类型,再大致描述降水、热量、光照等特征③地貌:首先要答出以什么类型为主(如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等);地形分布和地势起伏④水文:河流以什么补给为主(干旱地区一般是高山冰雪融水;湿润地区

2、一般由降水补给)、水量多少及季节变化、河网疏密、泥沙多少等(详细见下表)⑤土壤:土壤类型(如红壤、黑土、水稻土等)、肥沃程度、人均耕地面积、土质是否疏松⑥植被:植被类型,数量多少。⑦资源:资源类型(如石油、天然气、煤、水、水能及各种金属矿产),数量多少2、社会经济条件对比:①经济区位:是否区域经济中心,或是否靠近区域经济中心(如港、澳、台)②交通条件:是否有海港、河港、航空港,铁路公路线是否密集,是否交通枢纽③劳动力条件:数量多少、素质高低、价格贵贱④市场条件:经济腹地大小,国内外对本区域主要产品的需求状况⑤经

3、济基础:开发历史的早晚、技术水平高低(是否文化中心,名牌大学多少)⑥国际环境:是不是国外、境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⑦国家政策:中央政府是否有特殊的政策倾斜如:改革开放政策、西部大开发、老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上海浦东开发等。特征类型答 题 思 路区域特征(整体性特征)①自然地理特征+②人文地理特征+③主要环境问题自然地理特征①位置、②地形地势、地貌地质、③气候、④河流湖泊(水文)、⑤植被、⑥土壤⑦资源和灾害(状况)(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地貌)以什么为主。②气候类型是什么。③河流的水文特征是什么

4、。④植被类型是什么。⑤土壤类型是什么。)人文地理特征①农业、②工业、③交通、④商业贸易、⑤人口、⑥城市(状况)位置特征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相对位置+④交通位置地形特征①地形类型(种类多样或单一;哪种地形为主);②地势特征(哪高哪低,绝对高度、相对高度、地势起伏变化特点);③地形分布(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④特殊地形。气候特征①气温(气温高低+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②降水(降水总量多少和降水季节分配)。(掌握13种气候的特征)水系特征①流程(长短)、②流向、③水系(羽毛状、向心状、放射状、树枝状等)(支流湖

5、泊)(河网密度)④流域大小、流速⑤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水文特征①流量(大或小)、②水位变化(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③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④含沙量(植被)、[⑤流速(落差)+补给方式+特色]、⑥凌汛农业生产特征①农业地域类型、②农业生产对象、③单位面积产量、④农业结构、⑤农业机械程度、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⑦专门化程度(水平、经营方式、生产手段、市场)工业生产特征①工业发达程度、②工业部门结构、③工业技术水平、④工业产品的销售9⑤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二、生态环境问题分

6、析与治理1、荒漠化荒漠化类型包括:沙漠化、次生盐渍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不同类型的荒漠化,其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并不一样。[成因分析]沙漠化的一般成因分析:自然原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物质条件: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人为原因:①过度樵采(一般发生在林牧交接带、农林交接带,如河西走廊)过度放牧(一般发生在畜牧区,如**草原)过度开垦(一般发生在农牧交接带、农林交接带,如河套平原)②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如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点状或斑状沙漠化)[防治措施]沙漠化的防治措施,工程措施:①设置

7、沙障工程、拦沙固沙②(若有河流)建设蓄水工程、防漏工程、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③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生物措施:①封沙育草,构建乔、灌、草结合的防沙林带②退耕还林、还草,因地制宜调节农、林、牧用地③推广省材灶;(林牧区)营造薪碳林,兴建沼气池;(牧区)培育人工草地,利用风能,太阳能管理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2、水土流失[成因分析]自然原因:①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②地貌:丘陵山地面积广,多坡地③土壤:(黄土高原)土质疏松④植被:稀疏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取石、开矿[防治

8、措施]工程措施:①修建排水沟②修筑梯田、垒建小坝,减小坡度生物措施:①保护现有植被,植树造林、种草,恢复已破坏植被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小流域综合治理蓄水保土水土流失影响①气候变得更加干旱②地形的支离破碎、千沟万壑③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单产量降低④黄河含沙量增大,下游河床抬高,洪灾加剧⑤使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加剧⑥生态环境恶化,植被更加稀疏(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文)93、洪涝灾害[成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