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名词解释及答案

组胚名词解释及答案

ID:46902792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9

组胚名词解释及答案_第1页
组胚名词解释及答案_第2页
组胚名词解释及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组胚名词解释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名词解释1.滤泡旁细胞:滤泡旁细胞(parafollicularcell)又称C细胞,成团积聚在浦泡之间,少量镶嵌在滤泡上皮细胞之间,其腔面被滤泡上皮覆盖,细胞体积较大,在HE染色标本下,胞质稍淡。用镀银法可见基底部胞质内有嗜银颗粒,颗粒内含有降钙素,以胞吐的方式分泌。滤泡旁细胞的形态、大小、数量和分布随动物的种属而有差别。2. 血窦: (1)由于真体腔不发达,微血管和一部分静脉的腔扩大了,而且无血管壁包围,于是便形成了组织间不规则的空隙,血液在空隙流过便成了血窦。3.小肠绒毛:为固有层和上皮共同凸向肠腔形成的叶状结构,游离在肠腔内的团状结构是绒

2、毛的横切面.4.胶原纤维:细胞外基质的骨架成分,由胶原分子有序排列并相互交联构成的纤维,具有很高的抗张力强度。胶原纤维在疏松结缔组织中排列成束,彼此交织吻合,纤维束常有分支。纤维具有韧性,抗牵引力强。5.基膜:是一种复合的细胞外结构,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与结缔组织的膜状结构。具有支持连接作用,亦是物质通透的半透膜。是细胞外基质的特异区。6.胸腺小体:或称Hassall小体,是胸腺髓质的特征性结构。由数层扁平的胸腺上皮细胞呈同心圆状排列而成。胸腺小体外周的细胞较幼稚,细胞核清晰,胞质嗜酸性;小体中心的细胞胞核消失,已变性解体。7.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

3、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周围血液中的数值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功能,。网织红细胞含有少量核糖核酸RNA),用煌焦油蓝染色时成网状故名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以下简Retc)是反映骨髓红系造血功能以及判断贫血和相关疾病疗效的重要指标。8.尼氏体:为嗜碱性物质,又称嗜染质,光镜下呈斑块状或细粒状散在分布。尼氏体由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其间的游离核糖体组成。粗面内质网常呈现规则的平行排列,游离核糖体分布于细胞质中。9.气-血屏障:是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年活性物质,1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疏松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

4、有的部位无结缔组织,两层基膜融合。气-血屏障很薄,总厚度为0.2~0.5μm,有利于气体迅速交换。10.网状纤维:(reticularfiber)网状纤维在疏松结缔组织中含量较少,纤维较细,有分支,彼此交织成网状。用浸银法可将纤维染成黑色,故又称嗜银纤维(argyrophilicfiber)。11.闰盘:心肌纤维呈短柱状,多数有分支,相互连接成网状。相邻两心肌纤维的连接处称闰盘(intercalateddisc),在HE染色体的标本中呈着色较深的横形或阶梯状粗线。1.肺泡隔:是指相邻肺泡之间的间质,其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大量的弹性纤维及成纤维

5、细胞、肺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等多种细胞。2.  球旁复合体:也称近血管球复合体或肾小球旁器,由球旁细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和极周细胞组成,它们在位置,结构和功能上密切相关,故合为一体。它是一种离子感受器,它能敏感的感受远曲小管内的钠离子浓度,当钠离子浓度降低时,将信息传给球旁细胞,促进球旁细胞分泌肾素。3.  微绒毛:亦称细绒毛、绒毛状突起。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被细胞膜所包围,直径约0.1微米长度由0.2微米到数微米,广泛地存在于动物细胞中。4.肌节:在肌原纤维中,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每个肌节由

6、1/2I带+A带+1/2I带组成的。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5.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一小支的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6.虑过屏障:血液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时,血浆成分滤入肾小囊腔必须经过有孔内皮、血管球基膜和裂孔膜,这三层结构合称为滤过屏障,又称之为滤过膜。滤过膜对血浆有选择性通透的作用。7.三联体:三联体主要见于骨骼肌纤维内,由一条

7、横小管及其两侧相邻的肌浆网终池组成,横小管膜与肌浆网膜紧密相贴形成三联体结构。功能是将肌膜的兴奋经横小管和三联体连接传至肌浆网膜,引起钙泵活动,使肌浆网贮存的钙离子迅速大量释放到肌浆内,为肌丝滑动、肌纤维收缩创造必备条件。8.致密斑:远曲小管在靠近血管极一侧,上皮由原来单层立方上皮变为单层柱状,且排列紧密,形成的椭圆形斑。胞质色淡,胞核椭圆形且深染,多位于细胞顶部。一般认为致密斑是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远曲小管滤液内Na+浓度的变化。9.胚泡:桑椹胚的细胞在子宫腔内继续分裂,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发育到第5天时已有100多个细胞,这时细胞重新排列成泡状,

8、称胚泡或囊胚。胚泡由三部分构成即①滋养层②胚泡腔③内细胞群。10.胎盘膜:胎儿血与母体血在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称胎盘膜(p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