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有罪推定与无罪推定

自然辩证法-有罪推定与无罪推定

ID:46903065

大小:102.2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9

自然辩证法-有罪推定与无罪推定_第1页
自然辩证法-有罪推定与无罪推定_第2页
自然辩证法-有罪推定与无罪推定_第3页
自然辩证法-有罪推定与无罪推定_第4页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有罪推定与无罪推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有罪推定到无罪推定摘要:有罪推定和无罪推定是刑事诉讼当中的两个原则,前者长期以来在历史上占有主导地位,而随着近年批判有罪推论的声音愈加强烈,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的形式司法当中也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从有罪推定发展到无罪推的角度,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和以及两者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关键词:有罪推定;无罪推定一、有罪推定有罪推定,是指未经司法程序最终确认有罪之前,司法人员即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作出有罪的推定。在这种方法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在原则上被认为有罪,除非他们能够找出证明自己无罪的证据。有罪推定能够长期存在并且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一定有其合理性。例如在古代,官府为了

2、减少破案时取证的困难,会先假定嫌疑人是罪犯。嫌疑人要想洗清自己的罪名,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有罪推定在历史上有一定地位,原因之一是这种方式对政府来说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成本。政府假定嫌疑人有罪,然后由嫌疑人证明自己无罪,并承担无罪的成本。不管政府是否进行调查,嫌疑人都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搜寻证明自己无罪的证据,这样政府就把应承担的一部分成本转移到嫌疑人身上。显然,当嫌疑人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成本时,政府的破案效率是比较高的。有罪推定原则会被无罪推定取代,必然存在局限性。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如今,有罪推定的方法产生了无数冤假错案。如著名的呼格吉勒图案,1996年4月

3、9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一女子被掐死在公厕内,据报案者呼格吉勒图在案发62天后被枪决的案件(“4·09案”)。2005年,身负多起命案的嫌疑犯赵志红落网,自称他才是呼格吉勒图案的凶手,从而引发媒体和社会对呼格吉勒图案的广泛关注。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对再审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并向其父母送达了再审判决书。当犯罪嫌疑人无法及时得到证明自己无罪的证据,而侦查人员囿于有罪推定的思维模式,同时又受迫于破案期限,随之而产生的就是刑讯逼供等手段。一旦嫌疑人在暴力手段下承认自己有罪,侦查人员带着先入为主的有罪定论,便会忽视有关嫌疑人无罪的证据,这样

4、就产生了冤假错案。一、无罪推定当越来越多的冤案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有罪推定原则就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无罪推定原则逐步成为公认的法庭审判原则。1764年7月,26岁的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中,抨击了刑讯逼供和有罪推定,提出了无罪推定的理论构想:“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我国在1996年3月第一次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虽然该规定中没有出现“推定”或“假定”无罪的规范性表述

5、,但却含有无罪推定的精神。根据无罪推定原则,要证明嫌疑人有罪,公诉方必须要拿出足以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据,嫌疑人只需要对公诉方的证据进行反驳,找出其漏洞即可。若公诉方没有证明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同时又无法证明嫌疑人无罪的情况下,只能推定嫌疑人无罪。与公诉方取证相比较,嫌疑人想要证明自己无罪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无罪推定赋予了控诉方和辩护方平等的对抗权利,并且保障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将证明嫌疑人有罪的举证责任分配给了控诉方,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办案机关主观臆断和滥用职权的现象。“宁可错放,不可错判”是无罪推定的一个理念,无罪推定的局限性就是可能放跑真正的罪犯。以被害者的角度考量,若是罪

6、证不足,又万一加上犯人拥有较大影响势力,能成功影响较不健全与独立的警察、检察或司法程序,无论受害者是否即为弱势族群,很有可能因此导向案件久悬不决,甚至是对加害者做出有利的判决。既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我们向这种理想状态接近的过程中,也体现出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从有罪推定到无罪推定的转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罪推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除了刑讯逼供这样“看得见的形式”外,往往还隐藏在一些观念与制度的背后,并表现为一系列潜在的不易被察觉的规则或形式。法律的修改仅仅是社会进步的一小步,人们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才是更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