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难硐室培训资料

避难硐室培训资料

ID:46906666

大小:6.12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1-29

避难硐室培训资料_第1页
避难硐室培训资料_第2页
避难硐室培训资料_第3页
避难硐室培训资料_第4页
避难硐室培训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避难硐室培训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服务科学研究中心永久避难硐室培训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服务科学研究中心二O一二年八月服务科学研究中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技术汇报主要内容一、避难硐室技术参数二、避难硐室操作说明三、避难硐室设备四、压风自救器使用说明服务科学研究中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技术汇报主要内容一、避难硐室技术参数二、避难硐室操作说明三、避难硐室设备四、压风自救器使用说明服务科学研究中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技术汇报避难硐室技术参数额定人数:50-100人硐室规格:宽4.3m,高度3.5m,长度自定.额定避难时间:≥96h备用电源供电时间

2、:≥96hCO浓度:<24PPmCO2浓度:<1%O2浓度:18.5%~23%CH4浓度:<1%温度:≤35℃;湿度:≤85RH服务科学研究中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技术汇报主要内容一、避难硐室技术参数二、避难硐室操作说明三、避难硐室设备四、压风自救器使用说明服务科学研究中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技术汇报避难硐室操作说明遇险人员进入避难硐室设备开启进行自救向外联络报告情况服从指挥等待救援避险流程服务科学研究中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技术汇报待救人员依次进入硐室的过渡室,关闭防爆门、隔离门。打开空气喷淋开关,进行

3、冲洗。冲洗后的,打开隔离门,进入生存室,关闭隔离门。首批进入硐室的避险人员开启压风管阀门,保持硐室内的正常供氧,并关闭生存室后面的通风管开关(两个)。待救人员坐下,每人均带上压风自救器面罩。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说明(1)服务科学研究中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技术汇报明确一名避难小组组长。避难小组组长负责将食品和水分发给硐室内的待救人员。当避难硐室内无照明时,避难小组组长取出备用矿灯,且只能打开一盏。避难小组组长负责与矿调度室保持联系,报告井下灾害情况和硐室内人员情况。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说明(2)服务科学研究中心煤

4、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技术汇报推举值班人员,每组建议1~2名,每隔4小时换班,值班人员要随时观察舱内各传感器和压风供气情况,出现问题要报告避难小组组长和矿调度室。避难小组组长组织每隔60分钟打开隔离门,观察硐室外的安全状况。十.外界情况安全,适合逃生条件,避难小组组长组织待救人员升井逃生。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说明(3)服务科学研究中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技术汇报如果硐室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可适当加大硐室的压风量,并开启手动排气阀。注意事项服务科学研究中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技术汇报主要内容一、避难硐室技术参数二

5、、避难硐室操作说明三、避难硐室设备四、压风自救器使用说明服务科学研究中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技术汇报(一)防爆密闭门避难硐室专用门。门设计为弧面结构,抗爆炸冲击力显著提高,抗冲击压力大于1MPa。门内、外均可开启,特别适于紧急情况下使用。门体上设有观察窗,便于观察硐室外情况。气密性能:隔绝CO、H2S等有毒有害气体。避难硐室设备服务科学研究中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技术汇报(二)压风供氧装置避难硐室设备通过引入井下压风管路,实现避难硐室内部的氧气供给。全部管路为不锈钢材质,适合井下潮湿环境。管路内压缩空气均

6、经过滤减压至0.3Mpa安全气压。压风供氧出口均设置流量控制计、流量控制阀和消声器。服务科学研究中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技术汇报(三)通信系统避难硐室设备通讯方式:实埋通信电缆说明:通过深埋方式进入避难硐室硐室内主要通讯方式是有线电话,实现与地面的连通,降低搜救工作的难度。通讯电缆从硐室两个入口分别通入硐室,提高安全可靠性能。服务科学研究中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技术汇报生存室:CO2、CH4、CO、O2等气体浓度;温度、湿度和压力值,传感器实时监测、显示,并超限报警;过渡室:O2、CO等气体浓度硐室外:C

7、O2、CH4、CO、O2气体浓度(四)环境监测设备避难硐室设备服务科学研究中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技术汇报手动排气方式:自动硐室生存室和过渡室均安装大流量泄压阀,以保证硐室内压力始终高于外界环境压力100~500Pa。(五)排气阀避难硐室设备服务科学研究中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技术汇报(六)照明指示系统避难硐室设备硐室内:采用冷光源超高亮度LED的一体式矿灯作为硐室内照明。避难人员可选择主光源或辅助光源照明。硐室外:采用反光标志及指示灯。服务科学研究中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技术汇报外接电源:传感器监测、备

8、用电源充电等的动力备用电源:当灾害发生后外部电源中断时,备用电源自动启动,保证在额定防护时间内(96h)环境监测系统的动力需求。监控系统备用电源(七)备用电源避难硐室设备服务科学研究中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技术汇报排泄物收集系统采用坐便马桶收集排泄物,采用化学除臭剂去除异味,保障避难人员的正常代谢,保持硐室内气体环境清洁无异味。坐便马桶(八)污物收集系统避难硐室设备服务科学研究中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技术汇报食品压缩氧自救器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