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说课ppt

《饮湖上初晴后雨》说课ppt

ID:46906675

大小:2.82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29

《饮湖上初晴后雨》说课ppt_第1页
《饮湖上初晴后雨》说课ppt_第2页
《饮湖上初晴后雨》说课ppt_第3页
《饮湖上初晴后雨》说课ppt_第4页
《饮湖上初晴后雨》说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饮湖上初晴后雨》说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环潭镇第二小学危倩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四、教法和学法五、教学流程六、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1、教材中的地位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本组课文以“壮丽的祖国山河”为专题组织单元。这篇课文包括《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诗。两诗同写山水,却一阳刚、一阴柔,带给我们截然不同的美感。2、教材的内容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写了诗人到西湖游览,最初,天色晴朗,阳光照射到湖面,水波闪动,非常好看。后来天色转阴,下起雨来,雨雾迷茫,山色朦胧,又别有一番情调。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和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

2、“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诗的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用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3、选编意图编者意图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并深切感受祖国的山河美,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加上不久前刚学过两首古诗,这对本课的理解、感悟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亦、妆”两个生字,诵读诗句,利用注释及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2、能力目标:借助图片,发挥想象,走进诗境,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诗文,并体会诗人的感情。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诗人

3、喜爱西湖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四、说教法和学法我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读中促思、读中悟情。这节课将以读代讲引导学生用朗读感悟法,想象感悟法,穿插自主合作学习法,力求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学习中掌握方法。五、说教学流程第一版块:揭题,解题上课伊始,让学生背诵白居易的《忆江南》,由江南的风景如画引到杭州西湖的美丽动人。意在辅垫情感,营造阅读期待。然后出示题目,说说读了题目知道了什么,接着介绍诗人苏轼。最后让学生看西湖美景的图片,并说说看完后的感受。由于学生很少到过西湖的,为了让他们形象地感受到西湖的美,我下载了一些图片,使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交

4、融。弥补了单一课本教学的不足,为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打下基础。第二版块:初读诗歌1、根据提示自学古诗,并想想哪句写的是晴天的西湖,哪句写的是雨天的西湖。以此来整体感知这首诗的大致内容。2、把诗读正确。这步主要纠正一些难读的字音。3、读出诗的节奏。第三版块:理解诗意,走进诗境。1、在欣赏美景时,主要抓住“潋滟”“空蒙”两词,借助画面,及教师语言渲染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想象。2、由欣赏美景自然过渡到诗人的感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第四版块:拓展阅读我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及教材内容,优化课堂资源,扩展古诗词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课上补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让学生读后说

5、说自己的感受,体会雨中西湖的美。六、说板书设计饮湖上初晴后雨西湖西子晴(好)淡妆总相宜雨(奇)浓抹七、教学反思这节课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1、以读代讲,以读悟语,以读悟情。2、在想象中个性化感悟诗中的意境。不足之处在于:学生读诗的韵味不够浓,我铺垫的语言如果再丰富些,导学生理解词语,感受意境之后,再让学生在想象中读,学生读诗的韵味会更浓。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