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精选)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ID:46918375

大小:6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30

(精选)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精选)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精选)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精选)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精选)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选)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山东省实验中学2010级第四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2013.02)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两卷。其中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5页,共36分;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共114分。两卷合计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雇佣(yòng)电饼铛(chēng)铩羽而归(shā)天遂人愿(suì)B.绯闻(fěi)独角戏(jiǎo)车载斗量(zài)按捺不住(nà)C.忸怩(ní)落不是(lào)锃光瓦亮(zèng)泾渭分明(jīng)D.洗涮(shu

2、ā)牛皮癣(xiǎn)洞见症结(zhēng)管窥蠡测(lí)2.下列各组饲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蕴藉炒鱿鱼陈词烂调明火执仗B.坐阵哈密瓜居间调停迷天大谎C.渲泄流水帐扬长而去震古铄今D.告罄候车室大有裨益厉行节约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凡·高在三十七岁时结束了自己病痛相伴的生命,半年之后,提奥也随之而去。但在他们的故乡荷兰,至今还着他们情同于足、亲密无间的友谊。②《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吕克·尼亚卡贾就有关土地荒漠化问题曾说,人们能够也必须阻止土地,以应对环境变化、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挑战。③英文报纸《中国日报》称,习近平、李克强二人近日登上《福布

3、斯》杂志“2012年全球权力人物排行榜”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地位。A.传诵蜕化显示B.传诵退化显示C.传颂蜕化彰显D.传颂退化彰显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无处寻觅,真令人唏嘘不已。B.少数学生的作文不要说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不好,就是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有很多问题,有的文章几乎通篇文不加点,令人费解。C.年终,各种盘点甚嚣尘上,其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备受关注。“微”字当选年度汉字,“莫言”“你幸福吗”等入选年度关键词。D.我们认为,贸易保护措施将使金融危机下本已严峻的经济形势更加困难。各国不应以邻为壑,

4、而应加强合作和磋商,这才符合各国的利益。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第13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A.近期卫生部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全国以及重点省份流感疫情的形势,加强对流感疫情的分析、研判和监测,对重点省份的流感防控工作予以指导。B.《江南style》的走红,不仅仅是因为鸟叔的舞步契合了部分人慌张浮躁的心理特点,更主要的是出于对那种拜金主义及暴发的生活方式的反思。C.在电影娱乐化倾向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一九四二》严肃的主题,对历史的追问,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使它成为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作品。D.美国总统奥巴马14日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说,副总统拜登已向他提交了控枪对策建议,他

5、本周将把这一控枪对策公诸于众。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

6、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儒家的精神旨趣,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道家的精神旨趣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道家的旨趣与儒家似

7、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佛教的精神旨趣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被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