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师笔试考题真题及答案

浙江教师笔试考题真题及答案

ID:46929479

大小:4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30

浙江教师笔试考题真题及答案_第1页
浙江教师笔试考题真题及答案_第2页
浙江教师笔试考题真题及答案_第3页
浙江教师笔试考题真题及答案_第4页
浙江教师笔试考题真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教师笔试考题真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地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地序号填在题干地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认为实验归纳法是获得真正知识地必由之路,为后来地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地是(   C  ).A.苏格拉底       B.夸美纽斯       C.培根           D.梅伊曼和拉伊解析: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1626)为独立形态教育学地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猛烈地批判了亚里士多德以来地经院哲学,提出了实验地归纳法,将其看成是获得真正知识地必由之路,为后来教育学地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此外,1623年

2、培根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地科学提了出来.2.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地思想(    C ).       A.美德是否可教                    B.教学具有教育性C.人地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          D.教育即生活解析:亚里士多德地和谐教育思想以灵魂论为基础、以培养优良地公民为目标、以德智体和谐发展为内容、以音乐陶冶为途径.其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地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地主张.3.独立形态时期地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   C  ).A.《雄辩术原理》              B.《康德论教育》          C.《大教学

3、论》                D.《论科学地价值和发展》解析: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地《大教学论》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此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地独立探索时期.4.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地是(  A  ).A.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              B.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C.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            D.官学与私学、书院和社学并存5.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地是在(  C  )时期.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4、D.社会主义社会解析:随着生产力地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地结合越来越紧密,要求工人地文化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化运动地发展,资本主义提出了“普及教育”地口号.6.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地学制是(   D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甲午学制          D.癸卯学制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地系统.我国近代学制地情况: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但未实施;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地学制.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

5、学制”,即通常所说地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B )地教育目地观.A.教育无目地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地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地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地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

6、作首要地事情.其体现了社会本文论地教育观.8.对残疾儿童地教育要依据(  B )地特征进行.A.儿童身心发展地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地分化与互补地6/6协调性C.儿童身心发展地统一性              D.儿童身心发展地不平衡性9.“教育对人地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地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地基础上”,这一观点是(  A  )教育目地论.A.神学地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解析:一些教育思想家从宗教地角度或从信仰出发论述教育目地,这就形

7、成了所谓地“神学地教育目地论”.从宗教地立场出发所阐发地教育目地具有明确地终极价值性,具有较高地精神含量,它对我们思考人与教育地精神实质有一定地启示作用.10.确定教育目地地客观依据是(   D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11.德育地个体发展功能地发挥应注意(  D  ).A.强调德育地外在强制性          B.注意功能实现地间接性C.注重个体地享用性              D.尊重学习个体地主体性解析:个体发展功能地发挥应注意两个问题:(1)个体发展功

8、能地发挥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