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

湖南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

ID:46930661

大小:3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30

湖南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_第1页
湖南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_第2页
湖南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_第3页
湖南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_第4页
湖南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湖南省2012届高三六校联考试题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翘楚(qiáo)精辟(pì)恪守(kè)称心如意(chèn)B.供奉(gōng)慰藉(jiè)充分(fēn)安步当车(dàng)C.奇葩(bā)刚劲(jìng)挑战(tiāo)博闻强识(zhì)D.倜傥(tǎng)巨擘(bò)旖旎(lǐ)菁菁校园(qīng)1.A[B.供(gàng)、分(fèn);C.葩(pā)、挑(tiǎo);D.旎(nǐ)、菁(jī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2、汽车一进山谷,李雪就感觉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青山绿水赏心悦目,眼前景象让人陶醉,她赶忙从包里拿出相机,一阵猛拍。B.王静也是一个玲珑剔透的人,一经点拔,马上就明白了闻先生的意图,看看闻先生又看看姜先生,心里还真是羡慕他们的默契。C.读《论语》,如坐春风,从容优裕,率真处常令人莞尔;读《孟子》,如闻雄辩,犀利强劲,其势虽“不可御”却难免单调逼人。D.读古诗词要以温情和敬意的态度,以修学好古的精神,含英咀华,发现那摄人心魄的诗境,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体验。2.A(赏心悦目: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主语应是人。玲珑剔透:形

3、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也形容人聪明伶俐。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微博在打破了新闻的定义后,再一次挑战了公共关系学,因为微博是以个人行为替换了组织行为。B.如果有人想要了解他的学术观点,自然会去读他的原书,也会把他放在整个时代思想、学术的脉络下来研究。C.如果对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各类杂志、报刊、书籍的生产方式有所了解,就会明白《学人》作为独立集刊出现的意义。D.尽管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一论断,但阵线俨然步步收缩,偶尔发出的辩驳的声音

4、都退守在“《易传》是否为孔子所作”的问题上。3.C(“杂志、书籍”不能并列。)4.依次填入下面空格中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雨,悒郁而又固执地下着。①,使人想起辽阔的江村,小楼一角,雨声正酣,从窗外望去,朦朦胧胧,仿佛张着纱幕,②,终于跟雨云融合作一处。我又记起故乡的乌篷船,③。A.①那淙淙的雨声正惹人思绪纷飞;②远山巅宛如一副绝妙的水墨画;③缓缓地移动在江南水乡B.①那淙淙的细语正编织着一种幻境;②远山巅宛如一副绝妙的水墨画;③夜雨渐渐地敲着竹篷,船头水声汩汩C.①那淙淙的雨声正惹人思绪纷飞;②远山巅水墨画似的逐渐融化;③缓缓地

5、移动在江南水乡D.①那淙淙的细语正编织着一种幻境;②远山巅水墨画似的逐渐融化;③夜雨渐渐地敲着竹篷,船头水声汩汩8/84.D(第(D句用“细语”呼应后面的“正酣”,用语更形象,“幻境”引出后文;第②句用“逐渐”跟后面的“终于”呼应,用词更准确;第③句用“夜雨”开头,符合整个语段的语境。)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断句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送夏进士序龚自珍乾隆中,大吏有不悦其属员者,上询之,以书生对。上曰:“是胡害?朕亦一书生也。”大吏悚服。呜呼,大哉斯言!是其炳六

6、籍、训万祀矣。乾隆年间,高官中有不满意他下属官员的人,皇上问他(为什么不满意),他用下属官员是个书生来回答。皇上说:“这有什么不好?我也是一个书生呀。”高官恐惧地表示服从。啊,这话伟大啊!它将光大昌明六经的旨意,教诲千秋万代。嘉庆二十二年春,吾杭夏进士之京师,将铨县令,纡道别余海上。相与语,益进,啐然愉,谡然清,论三千年史事,意见或合或否,辄哈然以欢。余曰:“是书生,非俗吏。”海上之人以及乡之人皆曰:“非俗吏!”之京师,京师贵人长者识余者,皆识进士,亦必曰非俗吏也。嘉庆二十二年春天,我们杭州府的夏进士去京师,将要选拔为知县,

7、绕道来上海和我告别。我和他交谈,觉得他更加长进了,面色温润和悦,神态举止峻挺高洁,议论三千年的历史,两人的看法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他总是笑着,显得欢乐。我说:“这是个书生,不是平庸的官吏。”上海的人和同乡的人都说:“不是平庸的官吏!”他到京师去,京师与我相识的尊贵人物,都认识夏进士,他们也一定会说夏进士不是平庸的官吏。虽然,固微窥君,君若惧人之訾其书生者,又若有所讳夫书生者,暴于声音笑貌焉。天下事,舍书生无可属。真书生又寡,有一于是,而惧人之訾已而讳之耶?且如君者,虽百人訾之,万人訾之,啮指而自誓不为书生,以喙自卫,哓哓然力

8、辩其非书生,其终能肖俗吏之所为也哉?为之而不肖愈见其拙回护其拙势必书生与俗吏两无所据而后已。噫!以书生之声音笑貌,加之以拙,济之以回护,终之以失所据。果尔,则进士之为政也,病矣!虽然如此,但认真暗暗地观察夏君,夏君像是害怕别人诋毁他是书生,又像是有意隐瞒自己是个书生,这些心理都表露在言谈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