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赏析一

世界名画赏析一

ID:46931112

大小:1.23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11-30

世界名画赏析一_第1页
世界名画赏析一_第2页
世界名画赏析一_第3页
世界名画赏析一_第4页
世界名画赏析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名画赏析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督受洗》恰当理解皮耶罗的作品的确不容易。因为除了画家,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身份---数学家。在文艺复兴时代,满怀激情地去研究古希腊的数学与几何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皮耶罗的狂热与成就却是所有人当中最突出的。分在他在拓展欧几里德几何学方面的作为无人能敌。此外,他还写出了众多关于数学与几何学的学术著作,在其中一篇保留至今的文章里,他采用大量繁复的数学技巧详尽阐释了有关焦点透视的原则。无可避免地,他也把这种精神的研究、带入到自己的绘画里。《基督受洗》是皮耶罗为家乡一座施洗者约翰教堂画的祭坛画。由于祭坛画的特殊形制,画板的外形被分为由半圆与方形组成的两个部分。没有人能够比皮耶罗把这种自然

2、的分割利用得更加巧妙而神奇。读者可以注意观察画面中的那只白鸽,它被画成了正面透视的样子,圆圆的头部正巧是半圆的圆心,而伸展的双臂又恰好与方形的上边线持平。不仅如此,围绕圆心,观者的视线完全可以将另外的半圆在画面内部找全,享受到一种近于神圣的圆满旅程。透视与几何形式在皮耶罗的作品中是显著而精确的。不仅如此,他还能够运用比同时代画家更为复杂的技巧,使深度空间兼备平面空间的张力。皮耶罗喜欢使用大面积平涂的色块..,然后把它们与潜在的透视法,几何形按照最完美的图式,尺寸和比例结合在一起。比如左侧的两根树干,仅仅依靠颜色深浅的不同就可以把画面上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大的层次空间划分出来。画面上,那

3、些柔和而明亮的色彩总是散发着令人愉悦的光辉,其中大量的白颜色在过去的绘画传统里是被忌讳使用的,而皮耶罗却使它们具有了一种至为纯净的气息。有迹象表明,皮耶罗有迹象表明,皮耶罗从未属于哪一间绘画作坊。或许,他只是一个自由画家,一个孤独探索自己理想的人。因此,他似乎从不顾虑观者希望在他的画面上看到的东西。在那个时代,能够把《圣经》故事展现得真实而动人心魄是艺术家给世人带来的一大奇迹。这个传统从乔托开始,之后又有莱奥纳多《最后的晚餐》或者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皮耶罗民如实描绘了《圣经》的内容。..画面表现圣约翰给基督受洗的情景,当圣水洒落到头顶的一刻,圣灵仿佛鸽子从天空降下,落到耶稣头上,天

4、上有声音传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圣父、圣灵、圣子在此时实现了圣三位一体。这是一个重大而激动人心的时刻,作为人子降生到世间的耶稣找回了原本属于他的所有神性,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终将走向十字架的救赎使命。我们看到,地上的河水在基督脚下停止了流动而转到另外的方向,这是一个预示:此后的世界必将有所不同。但是尽管如此,皮耶罗似乎并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圣经》故事的情节性叙述里。我们看到画面中所有人都克制了自己的感情,观众几乎无法猜测他们内心的喜悦与震惊。约翰身后的人在画面中虽然占据了重要位置,但他脱衣服的奇怪动作对表现故事本身似乎并没有什么帮助,倒是他身体的白颜色与鸽子的白颜色、基

5、督的白颜色,包括中间天使的白颜色之间形成了某种微妙的呼应关系。而且前面也提到过,他是那个圆满构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皮耶罗正是通过他冷静的分析与审视,赋予了画面一种不同于真实再现的内在空间,这是他同时代的人所不太理解的,但却也是改变了现代绘画面貌的一个重要思想源泉。《最后的晚餐》公元15至16世纪,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频繁的商贸来往,见多识广的意大利人开始注意那些已被遗忘多年的古罗马文化。诸多的学者、建筑师、艺术家云集于此,探索不同于中世纪的经验和知识,每个人都勤奋地工作,心怀对荣誉与名声的渴望。19世纪瑞士的著名学者雅各.布克哈特把这个阶段称作“文艺复兴”意思是强调它与古代希腊、罗马文

6、明的关联,不过,他也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这本著作中申明,古典的影响仅仅是一个方面,没有它,文艺复兴仍然会发生,因为对于后人来说文艺复兴最重要的成就乃是对于人性的发现。     《最后的晚餐》是一幅大型壁画,它位于意大利省米兰的圣玛丽亚感恩教堂..食堂的墙面上。这所修道院被15世纪米兰的实际掌权者罗督维科视为自己的宫廷教堂,每适周二、四、他都要来这里同修道士们一起进餐。因为食堂尽头的墙壁正对着修道院的餐桌,所以他希望能够在用餐时看到一幅表现《圣经》中最后晚餐场面的壁画,以使所有人感念基督的苦难与恩泽。最终,他把这项重要的任务委托给了他忠爱的画家-莱奥纳多.达.芬奇(1452-1

7、519).莱奥纳多是位少有的多才多能的画家,关于他的各种传说长久以来就没有中断过。他一生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涉及领域包括绘画。机械,建筑,雕塑,他的头脑几乎像一个“永动机”,准备着为那些吸引他的事物去工作。从1457年开始,他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完成这幅巨作。画面表现的是耶稣在受难之前与门徒们一起过最后一个逾越节的情景。这在当时的修道院食堂其实是普遍流行的题材,它所表现的主题对于虔诚的教徒们来说显而易见,一切似乎没有什么新意可言。但是,莱奥纳多的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