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文心雕龍義證

012.文心雕龍義證

ID:46935841

大小:2.80 MB

页数:794页

时间:2019-11-30

012.文心雕龍義證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012.文心雕龍義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心雕龍義證[南朝梁]劉勰著詹鍈義證-1-序 例我於四十年代在四川白沙國立女子師範學院為諸生授《文心雕龍》,深感作者劉勰熟讀群經,博覽子史,於齊梁以前文集無不洞曉,而又深通內典,思想綿密。原書大量運用形象語言,說明極其複雜的抽象問題,許多句法都是化用古籍,非反復鑽研難以探其奧義。至於其中所闡述的理論,就更加難以明其究竟。建國以來,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及文藝理論,對於《文心雕龍》始有更進一步的理解。近二十多年來,又曾先後為中文系教師和研究生講授《文心雕龍》,對原書的理解逐步深入,因而有寫《文心雕龍義證》之意。通過幾十年的摸索,我感到《文心雕龍》主要是一部講寫作的書,《序志》篇一開始就說得很清楚:「夫

2、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過去有人把《文心雕龍》當作論文章作法的書,也有人把《文心雕龍》當作講修辭學的書,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這部書的特點是從文藝理論的角度來講文章作法和修辭學,而作者的文藝理論又是從各體文章的寫作和對各體文章代表作家作品的評論當中總結出來的。劉勰的批評標準是經書,他認為經書從內容到形式都是寫作的楷模,所以他主張宗經。他提出要向聖人學習,《徵聖》篇明確地說:「是以論文必徵於聖,徵聖必宗於經。」全書開宗明義在《原道》篇裏提出「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以明道」。這個「文」,主要是指經書的文辭。《正緯》篇則是根據經書來-2-檢驗緯書,發現緯書有四個方面的偽託,而加以批判糾正的。至於《辨騷》

3、,也是以經書為準繩,來辨別《楚辭》與《風》《雅》的四同四異,發現《楚辭》對《詩經》的《風》《雅》來說是有了變異的。《文心雕龍》中雖然也列了《史傳》和《諸子》兩個專篇,但在劉勰看來,史傳之文和諸子之文,是不能與經書相比的。如果從文學樣式來說,無論經書、史書、子書,都不外乎詩文。不過劉勰並不把經書當作某一文體來看,而是尊之為「聖文」,認為經書是一切文體的本源。他只對經書以後的各種文體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進行評論,所以中國早期的文學評論就是詩文評。中國的目錄學,於集部中特設詩文評一類,《文心雕龍》即是列為詩文評類之首的。如果說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有什麼民族特點,它首先是以詩文評為主,其中的文這一大類並不

4、限於文學作品,而是包括了大量的不具形象的應用文字的。中國早期的文學理論是從詩文中總結出來的,小說戲曲比較後起。從《詩經》時代起,詩歌就是和音樂不可分割的。魏晉以來,書法、繪畫比較發達,表現在《文心雕龍》中不僅有對於音樂的評論,也把書法、繪畫等藝術理論的概念,運用到文學理論中來。《文心雕龍》研究文采的美,因而以「雕鏤龍文」為喻,從現代的角度看起來,《文心雕龍》中所涉及的理論問題屬於美學範疇。然而以《文心雕龍》為代表的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畢竟不同於西方的文藝理論。西方文藝理論的鼻祖是亞里斯多德的《詩學》,其中所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史詩和戲劇,因而一開頭就離不開人物形象773。羅馬時代講究演說,西方的古典

5、文學理論和修辭學,有一部分是從演說術中總結出來的。我們今天從美學的角度來-3-研究《文心雕龍》,不能不和西方的美學對照,却不能生硬地用西方的文藝理論和名詞概念來套。我們要象清朝的漢學家研究經書那樣,對於《文心雕龍》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要利用校勘學、訓詁學的方法,弄清它的含義;對於其中每一個典故都要弄清它的來源,弄清劉勰是怎樣運用自如的;並且根據六朝的具體環境和時代思潮,判明它應該指的是什麼。這樣對於《文心雕龍》的理解纔有比較可靠的基礎。同時,我們不僅從微觀的角度來研究,也要從宏觀的角度來研究,不能僅限於字句的理解,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近些年來,《文心雕龍》已成顯學,研究論文層見迭出,大量湧現

6、,出版的注釋、翻譯、專門論著以及介紹《文心雕龍》的通俗讀物也不在少數。研究人員各抒己見,真正體現了百家爭鳴的精神。有的意見分歧,已經達到了針鋒相對的程度。問題愈辯而愈明,從發展學術來說,這自然是好事。但是有些文章和論著,對同一問題的解說,往往各執一辭;有的甚至把自己的看法強加在劉勰身上,多空論而少實證。筆者寫這部書的方法,是要把《文心雕龍》的每字每句,以及各篇中引用的出處和典故,都詳細研究,以探索其中句義的來源。上自經傳子史,以至漢晉以來文論,凡是有關的,大都詳加搜考。其次是參照本書各篇,展轉互證。再其次是引用劉勰同時人的見解,以比較論點的異同。再就是比附唐宋以後文評詩話,以為參證之資。對於近

7、人和當代學者的解釋,也擇善而從,間有駁正。從已經發表的各家注解和譯文來看,對原文的理解出入很大,有許多地方是值得商榷的,在此就不一一列舉。-4-《文心雕龍》現存最早的板刻是元至正刊本,其中錯簡很多,不宜作為底本。原著經過明人校訂,到清黃叔琳《文心雕龍輯注》(簡稱「黃注」)出,會粹各家校語和注釋,成為一部最通行的刊本。范文瀾的《文心雕龍注》(簡稱「范注」)就是以黃注本為底本,而又附錄了鈴木虎雄、趙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