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思考题复习

物化思考题复习

ID:46942636

大小:115.0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30

物化思考题复习_第1页
物化思考题复习_第2页
物化思考题复习_第3页
物化思考题复习_第4页
物化思考题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化思考题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两个容积相同的玻璃球内充满氮气,两球中间用一根玻管相通,管中间有一汞滴将两边的气体分开。当左边球的温度为273K,右边球的温度为293K时,汞滴处在中间达成平衡。试问:(1)若将左边球的温度升高10K,中间汞滴向哪边移动?(2)若将两个球的温度同时都升高10K,中间汞滴向哪边移动?答:(1)左边球的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推动汞滴向右边移动。(2)两个球的温度同时都升高10K,汞滴仍向右边移动。因为左边球的起始温度低,升高10K所占的比例比右边的大,283/273大于303/293,所以膨胀的体积(或保持体积

2、不变时增加的压力)左边的比右边的大。4.在大气压力下,将沸腾的开水迅速倒入保温瓶中,达保温瓶容积的0.7左右,迅速盖上软木塞,防止保温瓶漏气,并迅速放开手。请估计会发生什么现象?答:软木塞会崩出。这是因为保温瓶中的剩余气体被热水加热后膨胀,当与迅速蒸发的水汽的压力加在一起,大于外面压力时,就会使软木塞崩出。如果软木塞盖得太紧,甚至会使保温瓶爆炸。防止的方法是,在灌开水时不要灌得太快,且要将保温瓶灌满。5.当某个纯的物质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不断升高平衡温度,这时处于平衡状态的气-液两相的摩尔体积将如何变化?答:

3、升高平衡温度,纯物质的饱和蒸汽压也升高。但由于液体的可压缩性较小,热膨胀仍占主要地位,所以液体的摩尔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蒸汽易被压缩,当饱和蒸汽压变大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会变小。随着平衡温度的不断升高,气体与液体的摩尔体积逐渐接近。当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液体的摩尔体积相等时,这时的温度就是临界温度。6.Dalton分压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Amagat分体积定律的使用前提是什么?答:这两个定律原则上只适用于理想气体。Dalton分压定律要在混合气体的温度和体积不变的前提下,某个组分的分压等于在该温度和体积下单

4、独存在时的压力。Amagat分体积定律要在混合气体的温度和总压不变的前提下,某个组分的分体积等于在该温度和压力下单独存在时所占有的体积。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判断的依据。(1)状态给定后,状态函数就有定值;状态函数固定后,状态也就固定了。(2)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一定都改变。(3)因为,∆U=QV,∆H=QP,所以QV,QP是特定条件下的状态函数。(4)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因为能量不能无中生有,所以一个系统若要对外做功,必须从外界吸收热量。(5)在等压下,用机械搅拌某绝热容器中的液体,使液体的温度上升,

5、∆H=QP=0这时。(6)某一化学反应在烧杯中进行,热效应为Q1,焓变为∆H1。若将化学反应安排成反应相同的可逆电池,使化学反应和电池反应的始态和终态都相同,这时热效应为Q2,焓变为∆H2,则∆H1=∆H2。答:(1)对。因为状态函数是状态的单值函数,状态固定后,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定值。反之,状态函数都有定值,状态也就被固定了。(2)不对。虽然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会改变,但不一定都改变。例如,系统发生了一个等温过程,体积、压力等状态函数发生了改变,系统的状态已与原来的不同,但是温度这个状态函数没有改变。(3)不对

6、。热力学能U和焓H是状态函数,而∆U,∆H仅是状态函数的变量。QV和QP仅在特定条件下与状态函数的变量相等,所以QV和QP不可能是状态函数。(4)不对。系统可以降低自身的热力学能来对外做功,如系统发生绝热膨胀过程。但是,对外做功后,系统自身的温度会下降。(5)不对。因为环境对系统进行机械搅拌,做了机械功,这时Wf≠0,所以不符合∆H=QP的使用条件。使用∆H=QP这个公式,等压和Wf≠0,这两个条件一个也不能少。(6)对。因为焓H是状态函数,只要反应的始态和终态都相同,则焓变的数值也相同,与反应具体进行的途径无关

7、,这就是状态函数的性质,“异途同归,值变相等”。但是,两个过程的热效应是不等的,即Q1≠Q2。2.回答下列问题,并简单说明原因。(1)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用可逆热机去牵引火车,能否使火车的速度加快?(2)Zn与盐酸发生反应,分别在敞口和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哪一种情况放的热更多一些?(3)在一个用导热材料制成的圆筒中,装有压缩空气,圆筒中的温度与环境达成平衡。如果突然打开筒盖,使气体冲出,当压力与外界相等时,立即盖上筒盖。过一会儿,筒中气体的压力有何变化?(4)在装有催化剂的合成氨反应室中,

8、2N(g)与2H(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反应方程式为N2(g)+3H2(g)⇋2NH3(g)。分别在温度为T1和T2的条件下,实验测定放出的热量对应为QP(T1)和QP(T2)。但是用Kirchhoff定律计算时∆rHmT2=∆rHmT1+T1T2∆rCPdT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不符,试解释原因。答:(1)可逆热机的效率虽高,但是可逆过程是一个无限缓慢的过程,每一步都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