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练习3》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练习3》

ID:46943567

大小:7.77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11-30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练习3》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练习3》_第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练习3》_第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练习3》_第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练习3》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练习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练习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读故事,思考:(1)说说这个青年看了匣子后明白了什么。(2)有人说:“现在电脑普及了没何必还要花这么大的功夫练字?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为什么?(3)你知道我国还有那些著名的书法家?何绍基简介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yuán)叟。道光十六年进士。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恍然大悟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这位青年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学了一年就觉得很好”与“磨穿的砚台”比较,发现这位青年与老师的差距在哪里?想

2、一想,这位青年会怎么想?得出结论:学习书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有人说:现在电脑普及了,何必还要花这么大的工夫练字,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大家来谈谈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练字”的看法出示题目:现在电脑普及了,我们不需要花这么大的工夫练字了。虽然现在电脑普及了,但我们还需要花很大的工夫练字。你同意哪个观点,请说说你的看法。两个阵队展开辩论,摆事实,讲道理。第一,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是古人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第二,学书

3、法可以陶冶情操,磨练人的意志。看好的字也是一种享受,有很多人过分的依赖于电脑打出来的字,结果很多时候用手就不会写了,或者忘记了怎么写.。第三,写字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把字写得合乎规格、端正、干净,能让人养成好的习惯:做事细心,注意力集中,善于体贴人。练习写字可以逐渐消除做事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等毛病。小结:写字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老师也认为虽然现在电脑普及了,但我们还需要花很大的工夫练字。你还知道我国哪些著名的书法家?列举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哪些著名的书法家?同学之间展开

4、竞赛,看谁知道的多?书法家朝代代表作王羲之东晋《兰亭集序》颜真卿唐《多宝塔碑》柳公权唐《玄秘塔碑》苏轼宋《赤壁赋》米芾宋《草书九帖》张旭唐《古诗四帖》黄庭坚宋《王长者墓志稿》怀素唐《怀素自叙帖》楷书代表书法家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行书:王羲之、王献之、王洵、董其昌、王铎草书:怀素、张旭楷书代表书法家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行书:王羲之、王献之、王洵、董其昌、王铎草书:怀素、张旭何绍基书法欣赏何绍基书法欣赏王羲之兰亭序王羲之兰亭序王羲之作品颜真卿作品柳公权书法作品苏轼书法作品米芾书法作品张旭草书黄

5、庭坚书法作品王羲之《中秋帖》拍卖价格:5亿3千万人民币颜真卿书法欣赏柳公权书法欣赏怀素书法欣赏联系《郑和远航》这篇课文,说说你所理解的词语意思。令出如山:命令一发出就一定彻底执行。振臂一呼:挥动手臂,大声疾呼。多指发出号召。振,挥动。浩浩荡荡:本指水势广阔浩大。后来形容规模很大,气势雄壮。络绎于途:形容沿途过往的人马车船连接不断。络绎,往来不断,前后相续。惊涛骇浪:吓人的大风浪。有时比喻险恶的环境或遭遇。水土不服: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讲和通好:指相互和解,并建立友好的关系。观风问俗:指观察了解风俗人

6、情。奇珍异宝:珍异难得的宝物。互通有无:用自己有的去交换自己没有的。指相互交换。五五洲四海:泛指世界各地或全国各地。心悦诚服:诚心诚意地佩服或服从。大明皇帝下旨,()。郑和奉命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郑和健步走上指挥台,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破浪而行,()地出发了!在航行途中,(),充满了险恶,但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每到一个国家,郑和都要()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因他态度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因此所到之处受到各国

7、君臣的热烈欢迎,老百姓们(),扶老携幼争相来看。对于宝船惊叹不已,纷纷用()与中国土特产(),建立了良好友情。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令()的人民()!大明皇帝下旨,令出如山。郑和奉命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郑和健步走上指挥台,高举令旗,振臂一呼,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破浪而行,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在航行途中,水土不服,充满了险恶,但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惊涛骇浪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每到一个国家,郑和都要观风问俗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

8、讲和通好。因他态度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因此所到之处受到各国君臣的热烈欢迎,老百姓们络绎于途,扶老携幼争相来看。对于宝船惊叹不已,纷纷用奇珍异宝与中国土特产互通有无,建立了良好友情。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令五湖四海的人民心悦诚服!(1)班上有同学要过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