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机遇

论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机遇

ID:46943873

大小:7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30

论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机遇_第1页
论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机遇_第2页
论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机遇_第3页
论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机遇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机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文题目:论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机遇——2014-2015学年形势政策结课论文作者:关超学号:Z14025339联系电话:18434929522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论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关超机械工程学院,洛阳,471023关键词摘要:意义、特征、机遇、发展、中文摘要:经济新常态.“新”说明现在的经济方式不同以往.“常”表明经济发展稳定。面对经济新常态我国有以下几种机遇,其一、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其二,产业升级的新机遇;其三,消费升级的新机遇;其四,科技创新的新机遇。参考文献:王军;;适应新常态寻求新动力[J];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19期万建

2、民;;新常态与平常心[J];中国企业家;2014年11期正文:什么叫做经济新常态?有不少人认为不就是国家经济速率下降了几个百分之吗?但是不是的!这样的思想太简单!所谓经济新常态.“新”说明现在的经济方式不同以往.“常”表明经济发展稳定,但是和以前的经济模式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中国为什么要向经济新常态方向转型呢!在这个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又有什么样的机遇呢?中国又将会面临如何的挑战呢?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又应该在经济新常态下树立怎样的观念呢?一、经济新常态的意义从2003-2008年我国的平均增长速率为11.6%,2009-2011增长速率为9.6%,2012

3、-2013增长速率是7.7%.今年上半年是7.4%。从这些数据看中国的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有不少企业都先陷入了困境!并且经济也出现了许多不同以往的特征.不仅经济速度变慢.更体现了增长动力转换、经济结构再平衡!这是经济复杂型的转换.也意味着改革开放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模式!中央表示要以经济新常态去判断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且将经济新常态上升到战略高度,微笑着去告别过去经济高速的增长模式,去告别与传统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粗放的增长模式!二、经济新常态特征那么“新常态”到底有什么特征?去年12月份,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详细地阐述了“

4、新常态”的九大特征。其中的一个特征是传统商业中有竞争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们的优势,而且我们的经济中有不少 产能过剩的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不同的判断和不同的争论。一种说法是现在既然产能过剩,所以应该改变经济增长的模式,从过去投资拉动变成在将来新常态下的 经济发展,应该以消费拉动为主。对于这个看法当然值得讨论。但是,我认为消费是非常重要的,是我们经济发展的目标。如果想用消费来拉动经济,它的前提是收入必须要增长。如果没有收入不断增长,那么消费来拉动经济,开始的时候可能用人们自己的积蓄维持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后,如果继续要

5、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人们就要开始借债。然后债务越来越多,最后还本付息的时候,如果没有收入增长来支撑,个人就会破产,国家就会出现金融经济危机。实际上,2008年出现的 国际金融危机,都是因为有些国家消费增长过快。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来拉动经济增长呢?因为消费增长的前景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是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断的提高的结果,这靠的是技术不断的创新,产业不断的升级。但是,技术要创新、产业要升级,都是要投资的。它并不是天下掉下来的馅饼。我们现在有很多产业死掉了,而且有不少产业产能过剩。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进行投资,才能够让我们的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6、不断提高呢?所以,我们应该提倡经济新常态。三、面对经济新常态,我国该怎样把握机遇呢?面对经济新常态,我们在看到风险与挑战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新常态下蕴藏着的新机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调整难免阵痛,但调整成功了就会提升资产质量,提升产业结构,并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和更大的价值。一些传统产业需求虽然饱和了,面临转产调整,但一些新兴技术、新的业态和新的需求正在涌现,供给创造需求的空间十分

7、巨大。国际上对我们的出口需求增长虽放缓了,但我们利用装备能力、产业配套能力和资金输出等优势,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迎来了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的历史机遇。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确实会增加成本,但提供需求快速增长的生态产品,走低碳、绿色发展道路,环保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则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减速是趋势性、结构性的,但不会是断崖式的。因为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巨大,2.6亿农民工需要转变为市民,1亿城市棚户区住户需要新的家园,还有以亿计的贫困人口需要走上脱贫致富道路,这些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同时,我国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继续释放,每年有近700万大学生

8、毕业,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能力,更加深入、更高层次地融入全球分工,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新优势正在逐步形成,我国存在争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