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微观层面小循环的构建

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微观层面小循环的构建

ID:46943874

大小:125.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30

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微观层面小循环的构建_第1页
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微观层面小循环的构建_第2页
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微观层面小循环的构建_第3页
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微观层面小循环的构建_第4页
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微观层面小循环的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微观层面小循环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微观层面小循环的构建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RESEARCHGUIDE总第67期2<0<09年第29期SerialNo.67No.29,2<0<09摘要: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而小循环的构建要从三次产业的微观主体:农户、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出发。农业上,应该建立以农户为基础的农业小循环;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减少污染;服务企业从服务主体、服务对象和服务途径的角度来实施绿色化,以使整个服务业符合循环经济的原则。关键词:循环经济;个体农户循环;清洁生产;绿色化服务中图分类号

2、:F2<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1<0<0-<03收稿日期:2<0<09-<06-3<0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农村贫困地区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1154G4<0);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农村贫困地区产业转型研究”(11542<026)作者简介:谢仲玮(1984-),女,安徽阜南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农村贫困地区产业转型研究。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微观层面小循环的构建谢仲玮(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哈尔滨15<0<04<0)循环经

3、济的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1962年提出,近年来才逐步成为一些国家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首选模式。“循环经济”这一术语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在中国,学术界在研究过程中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范式、人与自然、经济形态和增长方式等角度对其作了多种界定。本文中,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1]。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是以物质要素循环利用关系为纽带的产业体系,是指若干具有物质循环利用关系的产业构成

4、的整体。其中,物质循环利用是指人类对物质功能特性的多次利用,而且以经济活动形式进行的利用,不包括自然环境对物质的恢复活动。不同物质或同一种物质不同用途,其循环利用方式会有所不同,按物质流动范围可分为小、中、大循环[2]。本文以下内容就是从微观层面来论述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构建。农业的主体大多数是农民,组织形式多为家庭、农户模式,主体分散,缺乏规模经济支撑。所以要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要从这些微观主体着手,构建个体农户的循环形式。个体农户小循环的建设有三个层次:1.农业产业内部层次物能相互交换,互利互惠,达到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如种植业的立体种

5、植,其中最典型为将果树、药材、经济作物间作。在果树幼龄期,间作花生、大豆、辣椒、药材等经济作物,既保水养土,又可以冬天保温、夏天降温,实现了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效益倍增的目标。2.农业产业间的层次相互交换废弃物。如种养殖业复合模式。种养殖业复合模式也存在着物质代谢和共生两种类型,以基塘复合模式为代表的模式,主要表现为物质的代谢或循环过程;以稻鸭系统为代表的模式,表现为营养物的共享。基塘复合模式。在我国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可以发现类型众多的基塘模式。虽然种在基上的植物类型不同,养在塘里的鱼也有很多品种。但是,物质的循环方式和原理则是一样的。这

6、种模式根据基上种植的植物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种。桑基鱼塘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类型,鱼塘养鱼,塘泥为桑树成长提供肥料,桑叶为蚕提供粮食,蚕的排泄物为鱼提供饲料,形成一个物质流的循环。蔗基鱼塘:这种结构系统简单,有一定的水陆相互作用,嫩蔗叶可以喂鱼,塘泥肥蔗。在一些地方还有蔗基养猪,蔗叶、蔗尾、蔗头等废弃物用于喂猪,猪肥用于肥塘。此外,还有果基鱼塘、花基鱼塘、杂基鱼塘等类型。稻鸭(鱼)共生模式。在我国南方一些水网地区,水稻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在长期的实践中,劳动人民探索出丰富的稻田生态模式,如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稻田养虾、稻田循环层次小循环中循环

7、大循环循环范围企业内部企业间产业内产业间社会层次措施清洁生产、绿色化产业集群:生态园绿色GDP、调整产业结构、静脉产业一、循环经济及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二、个体农户小循环1<0<0——养鸭等。稻田养鸭是一种人造的共生系统,它依照生态学原理,利用了动植物之间的共生互利关系,充分利用了空间生态位以及鸭的生态学特征,并运用现代技术设施,将鸭围养在稻田里,让鸭和稻共同生长,以鸭捕食害虫代替农药治虫、以鸭采食杂草代替除草剂,以鸭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代替化肥,从而实现以鸭代替人工为稻田防病、治虫、施肥等目的。农业产业间的层次相互交换废弃物,使废弃物得以能源

8、化、肥料化和饲料化,还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控制了农业污染,保护了生态系统,同时还增加了经济效益。农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层次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模式则属于这种。北方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