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2.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ID:46946004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30

2.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_第1页
2.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_第2页
2.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_第3页
资源描述:

《2.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案例一、设计思想为了响应我校组织的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展示的教学要求,体现新课程中科学探究的要求,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知识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整个教学中力求做到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对学生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领悟研究问题的一般思维过程和方法,进

2、而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基础虽然较好,思维较活跃,但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欠佳,使得在分析与论证的环节中对于实验现象的归纳不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来总结,本案例设想将探究性学习有机的融入课堂教学中,从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中,给学生逻辑思维的点拨,引导学生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和数据进行分析、应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通过分析和归纳,找出规律,从而得出结论。首先提出法拉第“磁生电”的设想,然后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获得亲身经历和感性认识,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分析,抽象概括出结论,最后再通过两个思维拓展给学生留下

3、新的悬念,驱使学生作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以利于学生的课后学习发展。二、教学现场1、实验探究探究实验1: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探究实验2:向线圈中插入磁铁和把磁铁从线圈中拔出探究实验3:模仿法拉第的实验(对于以上的三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学生都能够很顺利的根据课本上的提示很完整的连接好电路图并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到实验现象,并能完成实验前设计的表格)2、分析与论证师:同学们,大家试想三种情形下都是利用磁场产生了电流,其中肯定有某种共同的原因,我们应该象法拉第坚信磁场能产生电流一样坚信这一点。只是我们通过表象暂时

4、还无法得知其本质的原因。现在我们就来分析讨论三个实验产生感应电流的共性。(动画展示实验1,黑板上画出电路图)大家思考,导体所处的磁场可以认为是一个匀强磁场,导体左右运动时,对于导体所在的电路来说影响电路的什么因素?(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着)生甲:导体左右运动时闭合电路的面积发生变化生乙:导体左右运动时闭合电路的磁感线的条数变化师:那其余的两个实验是不是也是同样的原因呢?生:……师:好,说不定,我们顺着这个思路就可以找到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共同原因,请同学们各小组讨论找出他们的共同原因。(5分钟后,请学生回答并

5、完成表格)生A:在实验2中,对于线圈来说,线圈的面积不变,当插入磁铁时,线圈中的磁场变强,拔出磁铁时,线圈中的磁场变弱。即S不变,B变化。生B:磁铁相对线圈运动时,线圈中的磁感线的条数变化生C:在实验3中,对于线圈来说,线圈的面积也不变,当线圈A中的电流变化时会引起线圈B中磁场变化,和实验2一样,S不变,B变化。由于磁场变化引起线圈B中的磁感线条数变化。生D:老师,我们小组在实验3中发现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利用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线圈A插入线圈B和从线圈B中拔出。(其他同学惊讶并动手操作自己的实验来验证他的说法

6、)师:你们做的很好,观察的也很仔细,能说说你们的理由吗?生D:线圈A产生的磁场和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相似,插入和拔出时和实验2的原因一样。实验1B不变,S变化磁感线条数变化实验2B变化,S不变磁感线条数变化实验3B变化,S不变磁感线条数变化师:很好。让我们一起再来看这个表格。有什么想法?生:(激烈的讨论着)B与S的乘积不就是磁通量吗,磁感线的条数也是表示磁通量,磁感线条数的变化就是磁通量的变化师:通过也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生: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师:这个

7、结论虽然是正确的,但我要提醒大家,仅仅通过上面三个探究实验要得到以上结论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以上结论的得出,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之上的。大家下去之后,还可以做更多的探究。3、思维拓展师:我们在做实验时最重要的是要观察实验现象,通过现象总结出结论,在以上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得电流表的指针有摆动之外,还有哪些不同的现象?(教室里顿时安静,片刻之后,有学生回答)生甲:在实验中不同的操作指针的摆动方向相反。生乙:还有一种现象是指针摆动的角度大小不同。师:很好,这两种不同的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其原因又如何呢?

8、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继续探究。三、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   本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整个设计惯穿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这一主线,抓住了科学探究的本质和核心,以学生的智力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探究过程渗透了科学方法的教育。三个实验,不但再现了发现的实验过程,而且再现了发现的思维过程。本节课一电磁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