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导语 (3)

单元导语 (3)

ID:46947257

大小:15.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2-01

单元导语 (3)_第1页
单元导语 (3)_第2页
单元导语 (3)_第3页
资源描述:

《单元导语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评议型作文创新教学设计案例——课前自主学习参考资料2015年全国高考“女儿小陈举报父亲开车接播电话”与2016年全国高考有关“成绩进退”评价的漫画作文都属于就给定事件进行评价的“评议型”作文,由于作文要求指向就事论事,要求学生结合给定事件进行“具体思辨”,这样学生无法再套用心里既备的文章,较好地实现了“防套作防宿构”的新命题思想,很快得到了全国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与赞赏。这种新的命题思想还将引导学生回归真实的交际生活,在对事件的评议中学会尊重各方观点,文明交流,并由封闭性的私域说理或强说强辩走向公众说理与公共文明,公众说理所需要的公共理性与文明

2、情怀关乎公民美德与思维公正,这样的说理可以在一定层面上引导国民改变公民社会交往中不会说理、蛮横说理或戾气说理的不良风气,从而构建和谐社会。这可能成为一定时间内高考作文命题的既定方向。但因为此种作文要求指向就事论事,培养学生结合给定事件进行“具体思辨”的能力,故多数学生作文出现了过于拘泥于所给事件,从而步入论述过于狭窄的局限。从思维导图的角度看,事件评价型作文的写作流程一般为:概引材料——呼应他说转承己方观点——多角度阐明己方观点——适度延展——自我校准——总结全文。这其中,“呼应他说转承己方观点、多角度阐明己方观点、适度延展、自我校准”是分别

3、从不同的角度或路径说理,但实际上都是说理的构成部分,可以统称为“多维度说理”。“维”即“路径”,“多维度说理”即多条路径、多种渠道说理。而现实写作指导中,“多维度说理”的理解被窄化为仅仅是“多角度阐明己方观点”这一维度。而在“多维度说理”中,“适度延展”是一个特别的维度,它是就事论事类评议型作文的引申说理,是说理的升华部分。为了提升所论观点的普适意义,需要在就事论事之后跳出事件,适当泛化延展,作更深广的论述,但要泛化有度点到即止,这就是“适度延展”。这一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论述的深广度,处理得好,容易升格为优秀作文,但延展把控的难度大,因为

4、它直接考查考生的知识积淀、文化底蕴、社会接触面与语言掌控力,故又易出现错误,超过一定限度容易滑向脱离事件的空泛议论,未超限度但如果延展的事件与给定事件不同质,也会造成类比失当。如对2016年福建省高三省质检有关“学校旧教学楼存留问题”材料的作文,有考生这样延展:国内外都有这样那样的例子,如巴黎圣母院,不也是一幢危楼吗?至今都没能修缮完毕,但是正因为它的古老才保留了下来。福建古田的遵义会议遗址。那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矮小土房。正因为它象征着中共的转折点这一重大意义才得以保留下来。其时,一间屋子的价值并不是它有多么美丽,多么富丽堂皇,而是它所经历的

5、故事,承载的人的思想。既然有意义又何必去毁灭呢?这一延展看似颇具文化底蕴,却存在问题:一是乱用“危楼”概念,“巴黎圣母院”与材料中的“教学楼”其实都没有确定是“危楼”,如是危楼,拆除是必须的,是不用争议的。二是延展内容不同质,“巴黎圣母院”与“古田会议遗址”均属于文物,而文物是受法律保护不能随意拆除的,这也是无须讨论的。“适度延展”作为评议型事件“由个案到一般”普适性意义拓展的重要一环,延展时应遵行以下“七项基本原则”与“六项实用方法”。“七项基本原则”:一是切入位置适当,不能太早切入,应在文章主体问题得到基本论证后切入,一般放在“多角度阐明

6、己方观点”这一维度之后。二是延展内容必须与论述内容“同质”,即性质相同,具有类比性,上述延展的“巴黎圣母院”与“古田会议遗址”均属文物,而材料中的旧教学楼不属于文物,故不同质,类比不成立。三是要“适度”,所占字数比例不能太大,一般单处延展字数在200字以内,过多则易被误认为脱离具体思辨。四是要回扣材料或主题,即要从内容与关键词上及时拉回来到材料与主旨上来。具体说,就是联系同类事件后,还要结合材料事件中的关键词点评与分析所联系的事件,指明联系事件与材料事件之间的共同点,深挖人性善恶的根源等。五是作用上或起到由点到面、由个案到一般的扩展提升作用,

7、以提高论述价值的普适性,在论述的纵深与思想的深刻上有提升作用,或起到入理入情的感染作用,在“入理”的同时“入情”是评价型作文比之传统议论文更具人情、更重人文关怀、更具开放包容精神的优势。六是结构语言上最好有过度转承语,一般过度词或句可以是:“而反观当下,像(材料中关键现象)这样的事又岂在少数?”“在这个过度物质化的社会,又何止‘(材料中关键现象)’这一失责失信的行为呢?”七是延展的内容所体现的作者的态度、情感要鲜明,不能含混不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