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学派教学理论》PPT课件

《人本学派教学理论》PPT课件

ID:46951668

大小:351.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2-01

《人本学派教学理论》PPT课件_第1页
《人本学派教学理论》PPT课件_第2页
《人本学派教学理论》PPT课件_第3页
《人本学派教学理论》PPT课件_第4页
《人本学派教学理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本学派教学理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讲:人本学派教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理论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分道扬镳,形成心理学的第三思潮。•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研究应该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分析人性和研究人性,关注每一个人,强调个体的个别差异,重视研究特定个体的心理特点。•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学习观:学习是一个情感与认知相结合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活动;学习是人的本

2、能;人天生具有学习的潜能;学习过程是学生的一种自我发展、自我重视,是一种生命的活动;强调对学习者的尊重和信任。•人本主义教学观: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认知素质和情意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和自我实现;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激发和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拥有,要符合学生人性发展的实际需求。二、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罗杰斯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教育家之一,早年主修农业和历史。•1924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临床心理学。1928年获硕士学位,•19

3、31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40年到俄亥俄州立大学任心理学教授。•1945年转到芝加哥大学任教授。•1957年回母校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教授。•1963年,到哈佛大学任职。罗杰斯一生获奖无数,有获美国心理学会的卓越科学贡献奖,美国心理学会卓越专业贡献奖等。主要著作:•《咨询和心理治疗:新近的概念和实践》•《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自由学习》•《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罗杰斯著作精粹》罗杰斯把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结合起来,在学派林立的教学理论界推出一种新的教学观:“

4、非指导性教学”,引起世界性的强烈反响和广泛注目。“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强调人人都有学习动力,都能确定自己的学习需要;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帮助学生探索生活、学业的促进者;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一)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基础◎◎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1、认识人性持乐观态度:天生具优秀素质、潜力、善。2、重视经验经验是认知活动的基础。3、理解知情知情合一,浑然一体,密不可分。(二)批判传统教学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传统教学将教师和书本置于教学活动核心的地位(“指导性”)。1、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

5、容器;2、考试和讲课是教学的两个核心要求;3、教师拥有权力,学生是服从者;4、教师是权威,在班级中处于中心地位;5、教师和学生互不信任,学生处于恐怖状态;6、民主遭到践踏,学生无权选课程,教师无权选领导;7、好奇心受限制,甚至受窒息,程度随年级俱增。(三)非指导性教学1、非指导性?《美国教育家百科全书》中的“非指导性技术”条目:“常用于咨询、小组治疗和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它借助于他或她的自我反省活动及(或者)反应,使个体重组、改组或者改变态度与行为。“非指导性”,含义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较

6、多有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非指导”不是“不指导”,而是“不明确的指导”,即要讲究指导的艺术。“非指导性”的基本特征:1)极大地依赖于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因此要竭力搬掉各种有碍于个体或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2)更加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3)更加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是他(们)的过去,包括过去的经验;4)更加强调本身就能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2、“非指导性”教学的特点学生的“自我”是教学的根本要求,一切教学活动不但要服从“自我”需要,且都

7、围绕“自我”进行。(1)在课堂中创设一种接受的气氛,强调良好的心理气氛之重要性;(2)“非指导性教学”围绕着发展学生个人和小组的目标而进行;(3)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四)“非指导性”教学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学习知识的人性是出发点过程和通过自由体验各种经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发创造力是核心挥人的自由选择和创造的能力,使学习者能够“以一种适应新情况的独特创造独立个性形成是归宿性行为对付每一情境。”2、教学原则•最基本的原则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安全感”,他信任学生,同时感到学生同样也信任他,

8、不能把学生当成“敌人”,备加提防。•1)“促进者”(即教师)与学生共同承担责任,一起制定课程计划、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内容。•2)“促进者”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3)让学生单独地,或者与其他学生共同地形成他们自己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探讨自己的兴趣,并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4)提供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气氛。•5)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过程的持续性,至于学习的内容是次要的东西。•6)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