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及简单下》PPT课件

《判断及简单下》PPT课件

ID:46953071

大小:273.81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2-01

《判断及简单下》PPT课件_第1页
《判断及简单下》PPT课件_第2页
《判断及简单下》PPT课件_第3页
《判断及简单下》PPT课件_第4页
《判断及简单下》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判断及简单下》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判断及简单判断(下)主讲:高维新副教授主要内容第三节关系判断第四节规范模态判断第三节关系判断一、什么是关系判断?关系判断是断定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的判断。关系判断由三部分组成:主项、关系项、量项。主项是表示一定关系的承担者的概念。有两个主项的关系判断,在前面的主项可以叫前主项,在后面的可以叫后主项;有三个以上主项的关系判断,其主面可以按次序分别叫做第一主项、第二主项、第三主项……。关系项(也称谓项)是表示主项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的概念。量项是表示主项的数量的概念,有单称、特称和全称的区别。按照关系判断的形式结构,以两项关系判断作代表,关系判断可用公式表示为:aRb或:R(a、b)公式中

2、的a、b表示主项,R表示关系项,量项省略。关系判断的性质是由关系的逻辑性质决定的。逻辑学不研究复杂的具体关系,只研究关系的一般性质。关系判断的两种重要性质是:对称性和传递性。二、对称性关系按关系的对称性,关系可分为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和非对称关系。1、对称关系所谓对称关系是指:在特定论域里,对于任意对象a和b,如果aRb真,则bRa真,这样,R是对称关系。如“邻居”、“相同”、“相等”、“相似”、“同时”、“同地”等等以及概念间的“同一关系”、“交叉关系”、“反对关系”、“矛盾关系”等都是对称关系。2、反对称关系所谓反对称关系是指:在特定论域里,对于任意对象a和b,如果aRb真,则bRa

3、假,这样,R是反对称关系。如“先于”、“后于”、“大于”、“小于”、“剥削”、“侵略”等等以及概念间的“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于”等都是反对称关系。3、非对称关系所谓非对称关系是指:在特定论域里,对于任意对象a和b,如果aRb真,则bRa不一定真,这样,R是非对称关系。如“认识”、“佩服”、“喜欢”、“尊敬”、“信任”、“帮助”等等都是非对称关系。三、传递性关系按关系的传递性,关系可分为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和非传递关系。1、传递关系所谓传递关系是指:在特定论域里,对于任意对象a、b、c,如果aRb真并且bRc真,则aRc一定真,这样,R是传递关系。如“小于”、“大于”、“等于”、“晚

4、于”、“属于”等等都是传递关系。2、反传递关系所谓反传递关系是指:在特定论域里,对于任意对象a、b、c,如果aRb真并且bRc真,则aRc一定假,这样,R是反传递关系。“是父亲”是反传递关系。其他如“是儿子”、“是孙子”、“大两岁”、“小三岁”、“是母亲”、“是舅舅”等等也是反传递关系。3、非传递关系所谓非传递关系是指:在特定论域里,对于任意对象a、b、c,如果aRb真并且bRc也真,则aRc不一定真,这样,R是非传递关系。“是老师”是非传递关系。其他如“认识”、“尊敬”、“近邻”、“批评”、“战胜”等等以及概念间的“交叉关系”、“全异关系”都是非传递关系。四、关于正确使用关系判断的问题

5、关系判断的正确使用除涉及逻辑形式问题,还涉及判断内容及其语言表达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使用关系概念,避免“主项和关系项不搭配”的逻辑错误具体的关系是特定对象之间的关系,如果表达关系的概念不清,就容易造成关系判断的主项与关系项不搭配,语言表达上的“动宾不合”。例如:①整顿校风以来,课堂上的混乱现象比过去大大改进了。②我们要努力加强教学质量。③他坚决拒绝不接受批评。2、正确使用关系判断主项,避免“缺少主项”、“多出主项”或“主项歧义”的逻辑错误。例如:①这个厂产值增长100多万元。②文章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骄傲。③团委表扬了高一四个班干部。第四节模态判断一、什么是模态判断?所谓模

6、态判断是指一切包含有“可能”、“必然”等模态概念的判断。它断定事物情况的可能性或必然性。二、模态判断的种类根据断定的是事物情况的可能性还是必然性,模态判断分为可能判断和必然判断。(一)必然判断必然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况的必然性的判断。它又可分为必然肯定判断和必然否定判断。1、必然肯定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况必然存在的判断。必然肯定判断的逻辑形式是:S必然是P(简化为“必然P”)现代逻辑表示为:□P2、必然否定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况必然不存在的判断。必然否定判断的逻辑形式是:S必然不是P(简化为“必然非P”)现代逻辑表示为:□-P或在现代汉语中,表达“必然”的语词还有“一定”、“必定”、“难免”、“总是

7、”、“只能”、“终究”等等。(二)可能判断可能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况的可能性的判断。它又可分为可能肯定判断和可能否定判断。1、可能肯定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况可能存在的判断。可能肯定判断的逻辑形式是:S可能是P(简化为“可能P”)现代逻辑用符号表示为:◇P2、可能否定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况可能不存在的判断。可能否定判断的逻辑形式是:S可能不是P(简化为“可能非P”)现代逻辑表示为:◇-P或表达“可能”的语词还有“大概”、“大约”、“也许”、“或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