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

ID:46957749

大小:11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2-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考试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计100分)1.哲学与世界观的主要区别是A.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B.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不一定是科学的D.世界观是零散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

2、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4.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A.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不可知论5.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A.未有此事,先有此理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生死有命,富贵在天D.世界的本质

3、是“绝对精神”6.下列关于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②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7-③动员和掌握广大人们群众,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④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提供社会变革的政治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这句话告诉我们A.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B.任何哲学都具有时代性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哲学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

4、时代社会生活内容的正确反映8.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A.物质B.运动C.规律D.实践9.马克思主义产生前,唯物主义往往是形而上学的,辩证法往往是唯心主义的,同样,自然观与历史观不能有机统一,即使自然观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没有与历史辩证法统一,历史观往往导致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三个“统一”,它们是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②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③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0.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A.人们能看得见、摸得

5、着的东西B.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C.具体的物质形态D.无法被人们感知的客观存在11.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下列能够充分说明这一论述的是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②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③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④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2.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德谟克利特认为,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它们的共同点是①都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②都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③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6、④都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成了物质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7-13.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这句话表明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4.“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就是认识物质的形式,认识了物质运动形式,也就认识了事物本身。”这是因为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15.克拉底鲁认为,人不仅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

7、条河流。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否认了意识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C.违背了事物是运动的原理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6.心理专家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分施加压力,应该把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降低到符合孩子实际水平的位置。这说明A.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应尊重客观规律B.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只能按规律办事C.虽然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利用规律D.人应该主动改变规律,为人类造福17.对物质、运动、规律三者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②世界是按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的物质世界③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④规律

8、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①②B.①④C.②③18.下列诗句中,与“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包含相同的哲理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