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人大监督工作调研报告思考建议

地方人大监督工作调研报告思考建议

ID:46958562

大小:19.7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2-01

地方人大监督工作调研报告思考建议_第1页
地方人大监督工作调研报告思考建议_第2页
地方人大监督工作调研报告思考建议_第3页
地方人大监督工作调研报告思考建议_第4页
地方人大监督工作调研报告思考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人大监督工作调研报告思考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方人大监督工作调研报告思考建议近年来,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监督法的有效实施,地方各级人大监督工作逐步加强,监督实效不断提高。但同时应当承认,受体制机制和思想认识、工作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便监督、不好监督、不敢监督、不善监督、不愿监督”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是体制不顺,不便监督。目前,地市以上人大常委会主任多由同级党委书记兼任,从表向上看是加强了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但实际上大多是“只挂帅不出征”,反而削弱了人大工作;现县区一级人大

2、常委会主任多实行单设,专人专职,虽然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抓好人大工作,但由于人大常委会主任不是同级党委常委,而政府行政长官不仅是同级党委常委、而且主要负责人一般都担任同级党委副书记,无疑形成了人大常委会与政府实际排位的倒挂和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的错位,不便监督、也无法监督。现实工作中,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监督“一府两院”工作和行政副职问题不大,但要监督担任同级党委副书记和同级党委常委的“一府两院”特别是政府主要负责人难度较大;加之日常工作中党政职能难以明确分开,一些地方党委领导习惯于包揽具体事务的管理,动辄以

3、党委常委会议事决策,作出决议、决定,代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权,涉及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事项,多以党委、政府联席会议审议决策或联合发文决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审议决定权无形被替代,依法监督也会陷入“两难”境地,如果对这些方面的工作或问题进行监督马上就会触及到是否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敏感话题,弄不好再背个和地方党委“唱对台戏”、和“政府过不去”的罪名实在不划算;正因为历史和社会原因以及受现行体制制约,致使一些地方人大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局面,底气不足,难有作为。二是保障不力,不敢监督。按理说,地方人大拥

4、有财政预算审批权和国有资产监督以及干部任免权,涉及人、财、物的问题解决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人员、车辆、经费、办公设施等后勤保障应该到位。而实际上时下地方各级党政一把手分别掌握着人事权和财政权,处于绝对的主导和支配地位;人大机关的人员调配、干部任用、经费保障仍然受制于党委、政府的掌控之中,如人员编制、经费开支、办公用房、车辆配备、设施改善等都有赖于政府给予保障,就连补选代表、日常办公和召开人代会、代表活动经费等开支的增加都要向政府“打报告”申请,不然的话人大正常工作就难以开展。这些相互制约因素的存在,客

5、观上造成了地方人大在监督工作中不敢动真碰硬,怕得罪“一府两院”以后难办事,更怕分寸把握不好让对方难堪,自己最后也下不了台。所以平常不管是工作监督、还是法律监督,一般只是“点到为止”,不愿触及深处,更不敢动用强制措施查处问题,亮剑监督;对党委部门和上下级“双管垂直部门”更是忌讳莫深,不敢“越雷池一步”,无形使人大监督出现盲区和“真空地带”;执法检查、信访接案、审议监督过程中既便发现和暴露出涉及到具体的人与事也是避重就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自己任命的不胜任岗位工作、甚至违法乱纪的干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

6、员,如果没有党委纪检部门的处理决定,很难依法独立提出撤职罢免案,对“一府两院”主要负责人更是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不愿意得罪人。三是机制不全,不好监督。时下在一些地方,由于人大工作机构设置不全,制度不完善,从议题选择、组织视察,到会议审议、民主决策,再到审议意见转办督办、结果公开的全过程监督,普遍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衡量工作监督效果如何?没有一个好的标准;加之会前视察、会中审议、会后督办机制不完备,保障机制不健全,组织开展干部述职、个案监督、民主评议、票决测评、

7、追踪督办、二次审议等相关制度不完善,法律依据不充分。面对庞大的政府各部门、法院和检察院等监督对象,显得机构不够,人员缺乏,机制不活,办法不多,力不从心;特别是对人大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的跟踪监督缺少手段,“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果”的现象屡见不鲜。法律规定的质询询问、特定问题调查、罢免和撤职等刚性、强制性、制约性监督手段在一些地方长期搁置不用,成了“聋子的耳朵——样子货”。这样的监督太“虚”,没有威慑力,效果不理想,影响了人大作用的发挥。四是角色错位,难以监督。当前,在一些地方,党委、人大、政府

8、和法检两院职责不清,角色混淆,顺序排列错误,作为监督主体的权力机关——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监督主体,本应排在党委之后、政府之前,履行对由其产生并对其负责的“一府两院”依法监督职能,但有的却排在政府之后,甚至把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当作政府班子成员来对待,直接分配到项目指挥部去工作、或者被指派包抓案件督办、参与各项创建、长期从事与人大工作不相关的工作,同时还要向政府汇报接受有关方面的管理;本是监督者的角色一下子变成了被监督者,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还谈何监督、怎样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