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八感受》PPT课件

《学习十八感受》PPT课件

ID:46963304

大小:1.08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2-01

《学习十八感受》PPT课件_第1页
《学习十八感受》PPT课件_第2页
《学习十八感受》PPT课件_第3页
《学习十八感受》PPT课件_第4页
《学习十八感受》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习十八感受》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党的十八大感受——方大炭素当我观看了十八现场直播,听了胡总书记做的十八报告感触颇深。十八大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5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了34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首先要准确把握十八大的基本精神,这是学习和贯彻的前提。“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则是十八大的灵魂。“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我们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确立“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大力发扬

2、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根本保证,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在质量管理方面我们要围绕公司生产经营目标,继续坚决贯彻“销售拉动调结构,生产组织深挖潜,质量管理不折腾,科技创新降成本”的主导思想。质量管理方面持续“优化、细化、逐步固化”的原则,结合生产实践,优化产品配方,细化工艺操作,对取得实践效果的工艺方法逐步固化;科研工作方面坚持“科研面向生产,面向市场”的原则,以试验结论指导大生产,着力开发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的产品;技术攻关方面坚

3、持“适应市场,降低成本,挖掘生产潜力,保持生产顺畅”的原则,不断拓展新原料,适应原料市场变化,推出新工艺产品,适应市场需求;扩大国产原料使用范围,降低生产成本,解决生产瓶颈问题,挖掘生产潜力,保持生产顺畅。坚持品牌发展战略,狠抓体系有效运行,收集国内外先进标准,细化标准管理。作为承担公司新材料开发、产业转化、市场推广的重担的单位,我们更应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去工作,发扬科研人员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服输的精神、不出成果绝不罢休的精神,追求每个细节完美,每个数据准确、每个结论可靠。胡总书记的报告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

4、报告全面系统总结基本经验,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学习党的十八大,形式多种多样,方法各具特色,但不管什么形式,不论何种方法,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到一个“干”字上来。在干中树信心,在干中求转变,在干中谋突破,在干中促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务实大干,才能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化解转型中的矛盾,实现跨越中的升级。干,不一定成功;不干,必然会失败。一句话,实干,才是硬道理。要实干,先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思

5、想是行动的先导,共识是发展的前提。团结一致、凝心聚力是我们干成一项事业的根本保障。干部群众只有把思想意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中来,把精力智慧凝聚到科学发展的宏伟征程中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才能形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合力,将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要实干,必须提振精神,鼓足干劲。状态决定作为,干劲决定成效。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我们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重要保障。广大干部只有把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上来,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干劲,事不避难、迎难而上的拼劲,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上紧发条,卯足精神,咬紧目标,狠抓落实,才能将美好愿景变

6、为幸福现实。要实干,更要争分夺秒,奋勇争先。时间就是财富,效率就是生命。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机遇千载难逢。时间不等人,形势很逼人,事业更催人。全体同志只有坚持不议论、不犹疑、不观望,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乘势而上,抢抓机遇,才能在改革大潮中披荆斩棘,破浪前行。作为管理人员,在细微之处寻求突破,从点滴小事挖潜增效,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从细微之处谋红利,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2013年公司要从新材料上获利1000万元,指标好分解,关键在落实。落实必须意味着实干,即如何在控制低成本的前提下开

7、发市场。对新材料而言,获利1000万元核心问题是市场问题,市场问题后面是一个创新问题,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突破现有的产业层次,进入新的市场,寻求新的发展,即“打铁也要自身硬”问题。“打铁也要自身硬”,体现在企业就是依靠创新谋取企业长久发展的意识和信心,切实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十八大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且继续强调了企业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现中的主体地位。中国经济将从短缺的、赶超型的经济形态逐渐转变为一种过剩的、成熟的经济形态,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将从10%

8、左右逐渐下降。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会从一个比较容易的阶段,进入一个不太容易的阶段,中国企业必须重新构造自己的竞争力基础,必须从成本优势逐渐转变到技术优势、品牌优势或服务优势上来。前二三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