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201911190141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201911190141

ID:46964404

大小:30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2-01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201911190141_第1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201911190141_第2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201911190141_第3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201911190141_第4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201911190141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20191119014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5分,满分60分)1.周王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建立各部族混合、以周人为统治者的新型国家,过去那种一族即一国的情况不复存在。这一局面是因为()A.宗法制度的衰落B.贵族统治的完善C.血缘政治的打破D.分封制度的推行2.汉初诸吕叛乱时,郡县官吏消极观望,未闻有讨伐诸吕者。是齐王刘襄、琅琊王刘泽等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了诸吕,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这表明汉初封国制度有利于()A.加强君主专制B.削弱中央集权C.稳定政治局势D.解决王国问题3

2、.晚清由在乡官吏和科举出身的士绅建立起来的地方武装,如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即便曾国藩、李鸿章掌握一地财权、军权甚至部分人事权也没有形成地方割据。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缺乏封建割据的经济基础B..科举制度强固了中央权力的合法性C晚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地方武装军事实力不够强大4.西方学者某认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A.促进了内廷机构外廷化B.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C.提高了

3、中枢决策的效能D.为权臣专权开方便之门5.古希腊早期,法庭审判时不允许代理辩护,而判定罪罚的陪审团是由普通民众组成的,他们往往受双方在法庭上演说的影响,以致真相成了附属产品。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司法程序有待改进B.陪审团不太了解案件情况C.司法制度存在缺失D.民主沦为争权夺利的工具6.在古代的西方政治制度实践中,有利于维护自由的共和制度只能被限定在一个小范围的政治体系之中,但是小范围的政治体系又不能抵挡其他政治体系的进攻,随着其他政治体系的扩大,共和制度也就逐渐衰落。这论述了()A.公元前后罗马政治体制变化的原因B.希腊

4、城邦制度衰落的必然-12-C.古代专制政体的合理性D.古代的自由只能存在于小国寡民的体制内7.1783年国王拿出自己的大量财力支持小皮特,结果皮特的竞选对手福克斯惨败。对乔治三世而言,任命小皮特为首相是一个胜利,因为这证明他可以透过自己对公众舆论与民意的诠释来选择首相,无须依从下院的多数派来选定首相人选。以上材料表明了()A.内阁仍然直接隶属于君主B.公众舆论代表最高权力C.国王对首相人选的确定仍有影响D.英国君主立宪制名存实亡8.《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

5、37000余人,实际数字可能更低。……整个住宅区都变得空荡荡了;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A.洋务运动的兴起B.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9.在某战争之后,“清帝国的失败催化西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要在衰弱的中国内部划出本国的势力范围。他们对日本则另眼相看,认为它是非西方世界的模范生,能成功达到近代化”。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各种‘

6、主义’开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登台亮相,各种名目的政纲、政论、宣言遍布报刊。……中国开始走出家族统治和王朝更替的社会形态。”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A.甲午战争的刺激B.辛亥革命的影响C.五四运动的推动D.国民大革命的开展11.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A.促成了中国起步迈向近代化B.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C.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D.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

7、理12.鸦片战争以后的救亡叙事中,排外与仇外是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然而到了辛亥(革命)前后,“排满一救国一抵抗侵略”成为惯用论述逻辑,认为“外人”仅为“及身之祸”,而“满虏”则为“祖父之仇”。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侵华程度的加剧B.民族救亡意识的兴起C.向西方学习层次深入D.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12-13.2014年9月3日,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对“全民族抗战”最确切的解读是()A.抗日民众同仇敌忾的抗战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C.民族统一战线

8、领导下的抗战D.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抗战14.下图是一张当年台胞回内地所持的台胞证。新华社在1987年11月4日播发的稿件中记录了台胞证首次签注的场景:“两天来已有100多名在香港中旅社取得赴大陆新的旅行证的台胞,分别从海、陆、空三路经广州分赴各地探亲”。此证此景说明()A.九二共识是这一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