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课程论文正稿

社会心理课程论文正稿

ID:46965824

大小:5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2-01

社会心理课程论文正稿_第1页
社会心理课程论文正稿_第2页
社会心理课程论文正稿_第3页
社会心理课程论文正稿_第4页
社会心理课程论文正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课程论文正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姓名:郭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社会学学号:2012110007任课教师:屈勇学习参考.....中国和日本报与观的比较社会学专业郭振2012110007摘要:随着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深入,研究社会心理方面的学者对于中国社会文化的研究逐渐摆脱国外相关理论的框架束缚,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成果,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中国人“关系”的研究上。报与观作为关系连接和延伸的一种纽带和桥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正是报的运作方式构成了中国不同于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结构,而日本与中国虽然一衣带水,其报与观仍有所不同,本论文将通过

2、中日报与观的一系列比较,进一步展现我国不同于他国的报与观的特点和这种报与观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关键词:报与观报恩报仇中日比较一、“报”的内涵报在中国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甚至于是一个核心化的文化概念,对于这个概念的研究最早始于杨联陞于20世纪50年代发表的《报——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基础》一文,但在近60年中,对于报的研究尚不充分。就目前的研究取向来看,报的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大致被归为社会学中的社会交换和社会资源两种范畴,翟学伟认为上述两种视角都不足以概括报作为一种本土化的概念其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意蕴和它在关系网络中的独特作用,而本土现有的研究

3、主要从其道德和文化方面考虑没有但却没有形成理论化的体系[1]。报在古代中国的文字中有回答、回应之意,这是报的泛指意义,而我国文化意义中的报则是特指,指的是对于恩和仇的回复和回应,所以在中国的词汇中,“报恩”和“报仇”成为同报搭配最为频繁的词语。而“恩”和“仇”的内容通常要么是物化的方面,诸如资源和利益之类,要么是非物化的方面,像面子、感情、身份和地位的侵犯等等。报的概念大致与西方的交换概念相似,很多社会学家认为这是一个双向的概念,即交换是双方对于资源或感情的投注,是双方通过比较而理性选择的结果,而霍曼斯从单向个体的角度把交换当做个体所得到的酬赏

4、或惩罚,翟学伟认为霍曼斯解释的交换同报的概念相类似,它比较接近行为心理学关于人和动物趋利避害的研究,而从个人的角度,报是一个动态性的概念,它源于外界的刺激,报展现了一个个体在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时所作出的反应和基于某种原则的策略上的选择。然而,如果按照上述定义报的概念,难免陷入西方交换理论的范畴,而作为不同于西方文明的中国,因其特殊的文化模式,报也有不同于交换理论的差异存在,而这种差异正是我们切入深刻思考报的特殊意义的地方。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报”具有极强的时空性特征,从时间上看,报不是一次单纯的交换性行为,“父债子还”“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些俗

5、语都表明报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另一方面,报也存在空间上的限制,而这种空间更为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种建构的“情境”,如“一报还一报”就展现了报在各种不同情境中的具体运用,而这个特征则是许多学着在分析报的原理时极其容易被忽略的。在西方国家,布迪厄提出了“场域”的概念,认为人们的行动都是在场域中的行动,场域中具有位置和资源,而人们之间的交换是通过这些位置的资源和流动来进行的,加芬克尔也提出了“场景”的概念,强调了人在交换活动中的学习参考.....主观能动性,许琅光在对中美两国的生活方式后提出了“情境中心”理论,阐明了情境在关系中的建构性功能[2],而结合翟

6、学伟对于“报”的概念的讨论(他认为报不是开放的,而是存在着一个模糊的边界),我认为“报”可以定义为“在持续封闭的情境下个人对于来自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和策略性回复”。在日本,缺乏专门对于报的研究,在其词语中出现报的俗语要比我国少得多,但是在其文学作品中,对于报恩和复仇的故事则数见不鲜,如《鹤妻子》和《赤穗义臣传》等等。总体来看,作为东亚大文化体系中的一员,日本文化曾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日本也存在其自身的报与观,如果我们以上述定义来考察日本的报的观点,二者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是从两国报的范围、解决的方式和带来的后果看,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分析这

7、些差别能让我们通过报的不同点一窥两国的文化差异。二、报的对象和范围中国人的“关系”,正如费孝通所说的“不是一捆一捆扎着的柴火,而是投入水中石子溅起的波纹”,总体上表现出中国人关系的差序性。这种差序性经常被文化学者归结为一种“伦”,而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网就是由这些“伦”所构成,而根据身份的亲疏远近和地位的高低尊卑,人们通常认为中国的关系由“五伦”组成,即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五伦”对应的准则分别是忠、孝、节、悌和信,所以我们经常被称为“伦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多重同心圆结构并相互交叠,报就在这些关系中展开,与“报”相应的一个概念就是“人

8、情”。“人情”作为一个词语,其意义大致有三种:一是作为个人情感的人皆有之的一种感觉心理状态,二是人与人进行社会互动或者交往时与对方进行交换的资源,其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