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

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

ID:46972404

大小:301.8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2-02

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_第1页
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_第2页
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_第3页
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_第4页
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宁安市教师进修学校宋秋菊讲座要点:心理健康概述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1、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专题一:心理健康概述:2、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达到最佳功能状态,不是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3、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内部心理状态的平衡及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世界的协调。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完成工作职责的前提条件。4、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一般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为:“能够面对现实

2、、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心境轻松愉快;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有独创性;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法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全的人格,人际交往和谐,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具体的标准: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

3、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环境,为积极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能适应当前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教育环境,为积极

4、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专题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一、教师心理健康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教师心理健康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前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强调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二)教师心理问题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障碍具体来说,目前,教师心理问题影响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师的人际关系紧张,影响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力的激发。第二,教师的自卑心理,影响了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性第三,教师认知上的偏差,影响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形成。第四,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影响了

5、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予密切的关注和热情的投入第五,教师的不良情绪,影响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第六,教师的陈旧观念,影响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精神的培养。(一)角色地位转换所引发的自我认同障碍教师传统的角色“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知识的占有者”。二、教师的心理困惑与心理冲突分析教师传统的地位位尊而权威——师道尊严权威性、控制性、制约性、管理性和人格优越性。课改赋予的教师的新角色“促进者”、“导航者”、“研究者”等多重复合角色;储存某些特定知识的“硬盘”,课改赋予的教师的新地位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共同

6、体”。能向学生提供有力帮助和支持的“猫”。(二)教学范式的转型所引发的心理困惑1.新旧教学模式的冲突。2.关注焦点的转移,导致教师监控能力的弱化。3.新的工作方式和技能引发的焦虑。教师自身缓解心理压力的主要策略:1、努力认同新课程的价值取向,避免对课改产生无谓抗拒。2、实现教师角色的自我确认。3、注重教学反思与自我能力的提升4、教师要善于调节情绪。专题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教师调节情绪的最佳方法有:控制呼吸法自我剖析法学习转移法投身自然法心情放假法沐浴唱歌法肌肉放松法摆脱常规法情绪控制法合理宣泄法换位思考认同法推移时间遗忘法注重过程淡化功利法众

7、人面前理智法更新环境自我调节法智慧缓解法作业:每人完成一个“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讲座稿.发电子邮件到najx010@163.com标明:心育教师培训联系人:宁安教科所宋秋菊电话:7629995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