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

【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

ID:46973305

大小:38.3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2-02

【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_第1页
【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_第2页
【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_第3页
【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_第4页
【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大气的受热过程”是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第一部分内容,、课时安排:1课时,内容要点有: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热力过程;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被地面吸收而使地面增温,同时地面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其中重要的知识点“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后面学习热力环流的理论基础,是深入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等知识的前提条件,各知识联系紧密,环

2、环相扣。所以,本课作为本章开篇,既具有地理实际意义,又是后面章节知识的理论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让学生能画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温室效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界中常见的地理现象,并可以解释,从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2)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生活中

3、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社会。二、说教学方法:根据高一学生学情:已有的基本知识,知道地球外部大气层的存在,也对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有所了解。已有的基本技能:对一些景观图的读图能力,析图能力。与此同时,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空间思维开始进入强劲发展阶段,创造性、参与意识、求知欲、合作意识较强,课外活动的机会较多,接触面较广,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还缺乏系统地解释地理现象或地理事实的能力。大气的内容比较抽象,影响大气受热过程的因素多而复杂,学习有一定的难度。采用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探究式教

4、学法、板图法、案例分析法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2、教学难点:必须要补充一些物理知识来理解本节知识,如物体辐射定律,物体辐射最强部分的波长与物体的温度成反相关。四、说教学过程1.说导入:通过前几节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运动有关知识和地球内部、外部圈层知识,在上面学习基础上,今天我来学习有关大气的知识,先我们来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采用地理生活旅游感受引入,展示两张有鲜明对比的图片:一张皮肤白皙的成都女

5、孩照片,一张皮肤皲裂的藏族姑娘照片。提出疑问,采用直观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2.说新课教学:(1)、板书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解读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5分钟)。附:知识准备一:启发谈话法1、温度高于摄氏零下273.5度的物体,都会以辐射的形式散发热量。2、与太阳的温度相比,地面和大气的温度要低的多。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的波长愈短;物体温度愈低,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的波长愈长。提出疑问: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属于长波辐射还

6、是短波辐射?知识准备二:1、大气的组成成分(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2、臭氧喜欢吸收短波的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等温室气体喜欢吸收长波的红外线,空气分子对以短波为主的太阳辐射吸收得很少。(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板书)多媒体课件播放: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照射到地面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太阳辐射是否全部到达地面?在穿透大气层时发生了什么变化?当太阳辐射照射到地面时,会对地面带来什么影响?针对学生回答进行补充总结并提出问题:太阳辐射并没有全部达到地面,在其

7、穿透大气层时有一部分被吸收、反射、散射了,但大部分穿透大气照射到了地面。这个过程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而当太阳辐射达到地面时,会使地表增温。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认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那么,能否利用以上所学解释课前提出的疑问:为什么同样年轻的成都女孩和藏族姑娘皮肤差异那么大?(附上天气图片)总结:成都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更少;而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尘埃少、水汽少,晴天多,日照时数多,因此太阳辐射强。故同样年轻的两位女孩皮肤差异那么大。转

8、承:当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在向外辐射,即地面辐射(长波)。(二)、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板书)课件播放:地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一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这样会对大气产生什么影响?对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部分和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的部分,哪部分更多,说明了什么?通过对比观察分析,得出重要结论。 活动探究: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体验:高出不胜寒!为什么呢?(课件出示一张登山图片,设有山顶A与山脚B,帮助学生答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