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经济学方法论

萨缪尔森经济学方法论

ID:46973720

大小:3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2-02

萨缪尔森经济学方法论_第1页
萨缪尔森经济学方法论_第2页
萨缪尔森经济学方法论_第3页
萨缪尔森经济学方法论_第4页
萨缪尔森经济学方法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萨缪尔森经济学方法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萨缪尔森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方法论是指经济理论分析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的规律或规则的学问,是经济科学发展演化的重要基础和衡量尺度。自19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几乎没有中断过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探索和争论。保罗·萨缪尔森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十分重视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为提高西方经济理论的分析水平和规范化程度做出了重要贡献。这里将通过对萨缪尔森经济学方法论的深入研究和剖析,试图从一定角度说明经济学方法论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关系,对经济学方法论在经济学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评价,以便丰富和完善中国

2、经济学研究的工具箱。萨缪尔森的经济哲学经济学方法论可以分为最高层次的具有哲学意味的(即经济哲学)和反映经济科学本身性质和特点的具体方法论两个层次。经济哲学一般是指经济学者在理论分析中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思想或见解,有很高的抽象意味。经济哲学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处于较高层次,通常对经济分析的具体方法起决定作用。萨缪尔森的经济哲学主要有以下特点:(一)经历了从操作主义到描述主义的转化布里奇曼在1936年发表的《物理学理论的性质》一文中,正式创立了操作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操作的知识(包括实验室或仪器

3、等工具操作、纸笔或语言等精神操作),没有操作意义的概念,应从科学中排除出去。经济分析工具学习参考.....在布里奇曼的著作发表一年后,萨缪尔森以“经济分析的基础”为主标题,“经济学理论的操作意义”为副标题撰写博士论文,试图将操作主义从物理学领域扩展到经济学领域,以推导出经济学中“有操作意义的定理”。但是,萨缪尔森所说的“有操作意义的定理”,指的是在理想条件下可反驳的经济事实假设,也就是说,定理是否具有操作意义决定于它在一定条件下是否具有可反驳性,这与布里奇曼所说的操作(主要指实验室或仪器操作)不尽相同

4、。萨缪尔森所说的操作意义,实际上接近于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对此,马克卢普尖锐地指出,如果“有操作意义的定理”指的是一种可以证伪的理论,那么没有给经济学方法论带来什么突破。尽管萨缪尔森的操作主义受到了很多的批判,但导致其方法论观点发生转化的真正动因还是源于萨缪尔森与弗里德曼的工具主义之争。弗里德曼在1953年发表了《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一文,他指出,理论的有效性与假设的现实性无关,理论有效性的检验标准是它的预测能力。因为弗里德曼把理论作为实现成功预测的工具,所以博兰等人认为,弗里德曼的方法论属于工具主义,他

5、本人也同意这一说法。1963年5月,萨缪尔森对弗里德曼的工具主义观点,即萨缪尔森所说的“”进行了批判。有趣的是,弗里德曼从未公开参加到这一讨论中。萨缪尔森对F歪曲的定义如下:如果从理论中推出的结论在经验上是有效的,那么该理论就是正确的;理论或假定的非现实性与理论的有效性无关。他甚至认为,F歪曲包含了如果不用比现实更简单的事物来解释复杂的现实,就会收效甚微,并得出了理论和假定与现实不符是理论的优点这一结论。对此,萨缪尔森运用数学逻辑并结合效用和利润最大化原则加以批驳,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虽然不现实的抽象假

6、定经常是很有用的,但如果它包含着经验错误,就一定要被丢弃,而不能掩盖其不足。“我们不能以没有什么事物完全精确为借口,来降低经济学假设有效眭的检验标准”。此后,萨缪尔森又针对弗里德曼的支持者的批判发表了回应性文章。在这些文章中,萨缪尔森的方法论观点明显地由操作主义转化为比较保守的描述主义。萨缪尔森明确指出,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理论描述不断更替和日臻完善的过程,因此与现象的接近就很重要,假定、理论和结果都应该与现实相符。他还认为,对可观察的现实通过方程式或其他手段进行较好的描述,是能在世间得到(或期望)的全

7、部“解释”。(二)学习参考.....萨缪尔森是折衷主义的忠实信仰者。在代表著《中间道路经济学》中,萨缪尔森开宗明义,“左派和右派的思想家们喜欢用极端对立的方式思考问题。这不是我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的作风。认真研究经济史的经验,加上50年来学习和发展错综复杂的经济理论,都迫使我不得不成为一个折衷主义者。”萨缪尔森也是折衷主义的积极倡导者。在经济制度上,他提倡私营经济和公共控制混为一体的混合经济制度;在经济政策上,他主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结合;在经济理论上,他倡导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相结合

8、的新古典综合,但由于该理论无法解决滞胀这一顽疾,萨缪尔森又被迫吸收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等主流理论,对原有体系进行“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萨缪尔森曾直言不讳地说,折衷的理论尽管沉闷,但是渴望以现实为出发点的学者必须坚定地这样做。一贯具有“冷静头脑”的萨缪尔森为何如此热衷折衷主义呢?原因可能在于他所经常强调的“经济学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既然不精确,那么作为学者,就不必冒险去选择钱币的一面或者另一面,他该做的就是避免有趣、新奇而努力不犯错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