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内江)

如何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内江)

ID:46977580

大小:17.24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9-12-02

如何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内江)_第1页
如何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内江)_第2页
如何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内江)_第3页
如何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内江)_第4页
如何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内江)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内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王小毅RUHEQUEDINGSHIQIEDEJIAOXUEMUBIAO电话:13637832628QQ:531751557苏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6.船长作者:维克多·雨果请你确定《船长》的教学目标知识方法技能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以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本体性教学内容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转向(一)高度重视语言习得国文科的目的,说起来很多,可是最重要的只有两个,就是阅读的学习和写作的学习。这两种学习,彼此的关系很密切,都非从形式的探究着手不可。(叶圣陶)你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除了

2、内容的领受以外,有许多形式上的项目应当留意;对于各个项目能够逐一留意到,结果就会得到文章学的各门知识。(叶圣陶)文章体裁: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类?和哪篇文章相似或互异?这类文章有哪些特性和共同样式?语言积累:文章里哪些词是以前所没有见过的?哪些与自己理解的词语的意思大同小异?文法了解:文章里的词和词,句和句的结合方式是否有特别的地方?能一一辨认,并说出所以然。修辞手法:文章里对于某个意思用怎样的说法?那种说法有什么效力?和别的说法有什么不同?鉴赏与批评:文章有什么好的部分,还在哪一点?有什么坏的部分,坏在哪一点?了解风格:这篇文章与别人所写的同

3、一类东西有什么不同?你读了有什么感觉?章法布局:从开头到结尾有什么脉络可循?是否有前后相关联的部分?哪一部分是主干?哪些部分是旁枝?《桥》一文语言表达细节描写环境烘托设置悬念情节推动运用短语(二)高度重视能力形成阅读教学应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感受力:通过字面对阅读材料初步感受、获得笼统印象和表层意义的能力。理解力:在感知语言的基础上,对词句段篇等文意的阐释能力。(核心)欣赏力: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文中优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用词造句的色彩、语言节奏的强弱、情调和风格等进行

4、欣赏的能力。评价力: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的材料、思想结构、语言特色进行评价的能力。理解,主要是对课文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理解,即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运用语言文字而不是那样运用,学习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尚文理解,不仅是理解课文的内容是什么,更要理解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和写作方法来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立岗《落花生》中的阅读能力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出疑问和发展创意领悟文章表达方法(详略分明和借物喻人)“度”在哪儿?学段语言学习目标第一学段字

5、词句的教学,凸显句的训练,渗透段的意识第二学段词句段的教学,凸显段的训练,渗透篇的意识第三学段句段篇的教学,凸显篇的训练,渗透文体意识B依据年段目标确定教学目标依照单元目标确定教学目标依照文本特点确定教学目标依照学生基础确定教学目标ACD如何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中段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1.识字2000个左右,会写1600个,掌握4500个常用词语,有一定的识字能力。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有感情朗读;学会默读,边读边想;学略读,在略读中初知大意。3.能对课文中的词句内容作出解释,能初步把握重点段落主要内容,段落

6、的叙述顺序和段落的构段方法。4.听人讲话能把握主要内容,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表达感受,主动和人交际。5.学写片断,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和想像,鼓励孩子乐于写。6.养成读书看报习惯,课外阅读不少于40万字。17.长城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1.结构。从整体上看,先写见闻后写联想。2.章法。按起承转合的套路谋篇布局。3.语言。平实准确。如:站、踏、单看……4.风格。全文没有一个感叹号,感情凝重内敛。5.顺序。先写见闻,由远及近;后写联想,由现实到历史。6.句法。数据说明,还原比较。7.长城之长,既是空间的,又是时间的。8.奇迹。文章

7、的文眼,点睛之笔,压轴之笔。气魄雄伟,构造精巧,施工艰难,工程浩大。9.图腾。以长龙喻长城,既是形似又是神似,同为民族精神的基因。10.主题。怀古与文学传统。本课的语言表达特色第一板块:品读形象1.看到了什么?涌起了怎样的感情?2.哪些字眼和语句流露着这种感情?(比喻,比照)第二板块:追问历史1.想到了什么?涌起了怎样的感情?2.哪些字眼和语句流露着这种感情?(动词,关联词)第三板块:抒写英魂1.写长城,只写看到的行吗?(不行,缺乏深度)写长城,先写想到的行吗?(不行,违反认识逻辑)2.说一说瞭望射击屯兵打仗你联想到了什么?3.写一写站在长

8、城上,扶着成排的垛子,望着高耸的城台,很自然地想起(                     )。用这种框架结构把《长城》的内容串起来,让孩子学习和揣摩“见闻-联想”这种结构。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