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必修一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ID:47003182

大小:2.27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12-03

必修一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1页
必修一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2页
必修一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3页
必修一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4页
必修一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一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不仅提供了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气体,而且还是地球上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保护层。同时,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各种不同的物理现象,它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深刻得影响;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具有重大作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林寺桃花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道出了山地气候与平原气候的差异。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在山区物候的垂直差异.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庐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100~1200米间,它比山下气温要低6℃左右,因此,桃花开放的时间要落后20~30天,所以山上的物候比山下的物候推迟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为什么山上温度比山下低?一天早晨气温低于中午的原因?大气上界太阳高度小——经过的大气路程长——大气削弱多太阳高度大——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气削弱少为什么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14时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板书1、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太阳辐射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地面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3、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选择特性)思考:1、从臭氧、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吸收作用,可知大气吸收具有什么特性?2、为什么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地面)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参与的大气成分:特点: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参与的大气成分:云层、尘埃无选择性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特点:具有选择性作用形式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波长范围作用特点吸收反射散射臭氧(平流层)水汽、二氧化碳(对流层)紫外线红外线吸收强烈,有选择性,大部分可见光可穿透云层、尘埃

4、各种波长同样被反射无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空气分子、微小尘埃蓝色光最易被散射向四面八方散射,有选择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太阳辐射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吸收、散射等,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上界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太阳暖大地”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还大地”大气逆辐射“大地暖大气”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射向地面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地面吸收反射大气逆辐射地面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太阳辐射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吸收、散射等,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

5、面3、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为什么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14时?4.夜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月球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效应,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白天,大气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不会太高夜间,地面辐射绝大部分热量又被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使气温不致降得过低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温度升得很高,气温很高大气上界地球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1、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2、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

6、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二、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板书ABC等压面6000米气压605百帕3000米气压701百帕海拔0米气压1013百帕气压与等压面H2H3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气压:P=F/SH1P1P2P3P4BAC等压面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冷却冷却受热BACBAC等压线冷却冷却受热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冷却冷却受热BAC高气

7、压高气压低气压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BAC陆地海洋白天陆地:增温快海洋:增温慢夜晚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陆地海洋市区郊区郊区二、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板书地面冷热不均三、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103010201010(hPa)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1、产生原因103010201010(hPa)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103010201010(hPa)风向2、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垂直等压线3、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101010081006

8、10041002(hPa)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3、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3、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平行等压线4、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hPa)1000100510101015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